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分类 成语分类

画蛇添足这个词的意思是什么-画蛇添足的意思解释一句话

tamoadmin 2024-10-14 人已围观

简介团语 文 试 卷说明:1. 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 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试卷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3. 用黑色或蓝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一、积累运用(21分)1.下面是你学过的一些词语,请根据注音在括号内写出相对应的字。(3分) ①头晕目xun( ) ②忍俊不jīn( ) ③qnɡ( )天撼地 ④抖sǒu(

画蛇添足这个词的意思是什么-画蛇添足的意思解释一句话

团语 文 试 卷

说明:1. 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 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试卷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 用黑色或蓝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一、积累运用(21分)

1.下面是你学过的一些词语,请根据注音在括号内写出相对应的字。(3分)

①头晕目xun( ) ②忍俊不jīn( ) ③qnɡ( )天撼地

④抖sǒu( )精神 ⑤更胜一chu( ) ⑥huǎnɡ( )然大悟

2.我国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徐渭为了告诫子孙刻苦学习,不虚度年华,曾写了一副令人费解的怪联挂在后辈的书屋:

好读书,不好读书

好读书,不好读书

根据语境,试为对联中四个“好”字注音。 (2分)

(1) (2) (3) (4)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8分)

(1)远远的街灯明了, 。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2)春天像健壮的青年, ,领着我们上前去。

(3)辛弃疾在 《西江月》中,运用嗅觉、听觉结合展望丰收景象的句子是:

, 。

(4)生活中表示既要善于学习他人好的方面,又要善于从不好的方面吸取教训,我们常常要引用《论语》中孔子的一句话: ,

(5)《天净沙·秋思》中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_____ ___,

_______ ____ 。

(6)《观书有感》中比喻学习进步来自不断吸收新知识的句子是: ,

(7)《次北固山下》中诗人触景生情,思念家乡的诗句是 ,

(8)余忆童稚时,能 ,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4. 下列说法委婉得体的一项是( )(2分)

A. 当你的同学们做好事,同学们夸你时,你说:“没什么,这是我应该做的。”

B.当你的同桌向你请教问题时,你说:“你真笨,这么简单的问题还来问我。”

C.当你正在做作业时,妈妈叫你吃饭,你说:“没见我正忙着吗?”

D.当你走在路上,别人不小心撞了你,别人马上说:“对不起,请问撞伤了吗?”你说:“对不起?以后当心点。”

5.据称《墨西哥报》曾经别出心裁,把每天的天气预报写成诗,登在报纸固定的栏目上,很受读者欢迎。一天,报纸上又登了这么一个天气预报:“晨风吹开飘动的乌云,给城市黎明带来金黄。黄昏将有沙沙的阵雨,使喧闹的街道一片静寂。”

你能根据这首诗,把墨西哥当天的天气简练地概括出来吗?(3分)

答:

6. 请仔细品味下列句子中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请简要说说句中运用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并用这种修辞手法写一个句子(不少于20个字)。(3分)

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表达效果:

仿写:

二、阅读理解(54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7-11题。(17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7.《论语》的“论”字读 ,它是记录 的书,是 家经典著作之一。(2分)

8.给下列字注音。(2分)

说( ) 省( ) 愠( ) 诲( )

9.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6分)

①温故而知新 ②人不知而不愠

③吾日三省吾身 ④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⑤学而不思则罔 ⑥思而不学则殆

10.《论语》十则中有谈(A)学习方法的,(B)有谈学习态度的,还有谈(C)个人修养的,请给下题对号标示。(标序号)(3分)

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②学而时习之( )

③人不知而不愠( ) ④温故而知新( )

⑤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1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

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

(二)阅读下面三个片断,完成12-17题。(14分)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 A (带、含、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忽然从塞外的 B (莽莽、苍苍)草原, C(莽莽、苍苍)沙漠,滚滚而来。从关外扑过山头, D (扑、漫、吹)过山梁,插山沟,灌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啸,飞沙走石,扑在窗户上,撒拉撒拉,扑在人脸上,如无数的针扎。

夜风轻飘飘地吹拂着,空气中飘荡着一种大海和田禾相混和的香味,柔软的沙滩上还残留着白天太阳炙热的余温。那些在各个工作岗位上劳动了一天的人们,三三两两地走到了这软绵绵的沙滩上,他们浴着凉爽的海风,望着那缀满星星的夜空,尽情地说笑,尽情地休息,愉快的笑声,不时地从这儿那儿飞扬开来,像平静的海面上不断从这儿那儿涌起的波浪。

12.选择甲、乙两文括号里的词填在横线上。(2分)

A. B. C. D.

13.甲文中“酝酿”原意是 ,在课文中的意思是 。(3分)

14.三段文字在写“风”时各有特点,甲文用“ ”作比,表现南国春风舒适、温暖的特点;乙文用“如无数的针扎”表现北国春风的 ;丙文所描绘的是 海风,其特点是 。(4分)

15.甲文写春风时,从感觉的多角度去描绘,找出相应的句子。(2分)

①触觉:

②嗅觉:

16.甲、乙两段文字在描写风时共同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1分)

17.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丙文的内容:

。(2分)

(三)阅读文章《利息》,完成18-21题。(12分)

利 息

某校某年级某班一差生在期中考试时,语文只得了59分。差生十分着急,怕回家屁股又要受罪。

怎么办呢?差生急中生智,想了一个办法。他找到语文老师:“老师,请给我的作文加1分吧,就1分,求您了!”

老师思忖了大约有一分钟。说:“我可以把你的成绩改为60分。”差生一听,高兴极了,但老师接着说:“不过,你可要想好,加的1分是老师借给你的。东西不能白借,要还利息的,借1分还10分,期终考试,我会从你的考分中扣下10分,你愿意吗?”差生迟疑了一下,终于答应了。

期终考试,差生语文得81分,老师扣下10分,净剩71分。

想想看,即使世界上所有的高利贷者,又有哪一个能和、敢和我们的这位老师比胆略、比效益呢?

18. 本文写了两个人物: 和 ,还暗写了另一个人物,从文中“ ”这个句子可以看出。(3分)

19.写出差生思想感情变化的脉络(用文中的词语来回答)。(3分)

答: → →

20. 发挥你的联想,把老师“思忖”时和差生“迟疑”时的心理活动加以描绘。(4分)

老师想:

差生想:

21. 文章作者对老师的做法持怎样的态度,你是怎样知道的?(2分)

答:

(四)阅读文章《绿之赞》,完成22-27题。(11分)

绿 之 赞

①光阴荏苒,绿色又向我走来,我按捺不住激动的心,于是又沉浸在绿色遐思之中了。

②我爱绿色,我爱这有着无限生命力,充溢着旺盛青春气息的滴翠的色彩。这四季的绿就像人的一生。

③我喜欢独步于夏天的绿荫中,任凭清风轻吻我的秀发似乎吹动绿杨,欣赏柳枝摇曳的飘动。绿色草地,两只白蝴蝶飞旋着,带给我神思飘渺的遐想。

④我喜欢金风送爽的秋天,绿叶凋零,万般地依依不舍,打着旋,悠悠地,缓缓地,逐渐萧疏,秋天显示了它们的秀逸。那是一份不需要任何点缀的洒脱与不在意世俗繁华的孤傲。它饱经了春之蓬勃与夏之繁盛,是眷恋眨眼即逝的生命么?每每在生命的最后气息,也要不遗余力地描绘。金秋丰收和喜悦,装点大自然迷人的画卷,这最后瞬间的绿,仍是美丽的。

⑤然而,我也爱冬天的松树,无数细小的针状绿叶在北风呼啸中奏响春雷般的松涛。白雪飘落亲吻在松树上,一种心灵的纯洁之情油然而生。每每此时我会披一件绿的披风和松树媲美。争宠着雪的爱抚,好惬意,好洒脱。

⑥我最爱的还是初春的绿。霏霏细雨般的清晨,那如云如烟的绿,似一位披着柔纱的仙子,飘飘地,柔柔地;似一杯浓浓的醇酒,一封爱情的信笺,一张温柔含着泪水的少女面孔,给人间带来了多少温馨。

⑦我喜欢绿,绿的可靠,绿的谦虚,绿的宽容,绿的博大和永恒。

22. 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作的? (2分)

答:

23. 从内容来看,与第①段文字相照应的段落是第 段。 (1分)

24. 作者认为“绿”具有怎样的品质和特点?(2分)

答:

25. 第⑥段写春晨的绿似“一位披着柔纱的仙子”、“一杯浓浓的醇酒”等,发挥你的想像力,想想春晨的绿还似什么?试写出一例。(2分)

答:

26.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27.在我们学过的古诗词中,有很多是赞美春天的,请你选一句赞美初春的,写下来。(2分)

答:

三、作文(45分)

28. 心愿象一粒种籽,种在“心”的土壤里,尽管它很小,却可以生根开花。请你以《我的心愿》为题,把你小小的心愿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班级、老师和本人的真实名字。

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

1.①眩 ②禁 ③擎 ④擞 ⑤筹 ⑥恍

2.(1)hǎo (2)ho (3) ho (4)hǎo

3.(1)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2)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 (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4)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7)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8)张目对日 明察秋毫

4.A

5. 阴转晴,黄昏时有阵雨。

6.静景动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夕阳照耀下雪后小山的色彩美。仿写,只要用上拟人的修辞手法即可。

7.ln 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 儒

8.yu xǐng yn hu

9. ①旧知识 ②生气、发怒 ③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④真诚、诚实 ⑤迷惑 ⑥有害

10. ① B ② A ③ C ④ A ⑤ A ⑥ B

11. ①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就可以把他当作老师了。 ②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聪明的。

12. A.混 B.苍苍 C.莽莽 D.漫

13.造酒 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14.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强劲、凛冽 夏日 柔和、凉爽

15. ①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②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16.比喻

17.描绘夏夜柔和的海风和沙滩以及劳动者休憩谈笑的场面。

18. 老师 学生 怕回家屁股又要受罪

19. 着急—高兴—迟疑

20. 想象合情合理即可给满分

21. 持肯定态度,从文章最后一段可以看出是以赞美的笔调写的

22.季节的变化(或时间、夏秋冬春)

23. 六

24. 可靠、谦虚、宽容、博大、永恒

25. 合理即可,如“一曲婉转悠扬的轻音乐”

26. 热爱绿色(或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27. 正确即可,如《钱塘湖春行》中的诗句

28.作文略

楚有祠者文言文解释

画蛇添足歇后语下一句话是多此一举。

画蛇添足是很出名的成语,加上后面的一句‘多此一举’,就是一个歇后语,意思是做多余的事有害无益。

拼音:多此一举,汉语成语,拼音是duō cǐ yī jǔ。

基本释义:指多余的,没有必要的举动。

词语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四回:“寅兄盛情,多此一举。”

近义词:弄巧成拙、画蛇添足。

反义词:必不可少、不可或缺。

成语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动宾式。

示例:问起北京人来,只知道《三侠五义》,而南方人却只见有曲园老人的改本,此老实在可谓多此一举。

造句

1、你这样画蛇添足,岂不是多此一举吗?

2、我叫你去街上买菜,可没有叫你做菜,真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3、这篇文章的最后一段议论没必要,简直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4、这简直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5、聪明人往往早。因为他们觉得无处表现他们的聪明,所以做些画蛇添足,多此一举的事情,殊不知这根本是弄巧成拙。

6、在作文时,我们一定要详略得当,绝不能添枝加叶,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7、这幅画已经很完美了,你就不要再画蛇添足了,多此一举了。

请写出4个歇后语,再把故事写出来并且把歇后语写一句话

1.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的文言文翻译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

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我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取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画蛇添足 . 古代楚国有个贵族,祭过祖宗以后,把一壶祭酒赏给前来帮忙的门客。门客们互相商量说:“这壶酒大家都来喝则不够,一个人喝则有余。

让咱们各自在地上比赛画蛇,谁先画好,谁就喝这壶酒。” 有一个人最先把蛇画好了。

他端起酒壶正要喝,却得意洋洋地左手拿着酒壳,右手继续画蛇,说:“我能够再给它添上几只脚呢!”可是没等他把脚画完,另一个人已把蛇画成了。那人把壶抢过去,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能给它添脚呢!”说罢,便把壶中的酒喝了下去。

那个给蛇添脚的人终于失掉了到嘴的那壶酒。 。

2.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

楚有祠(1)者,赐其舍人(2)卮(3)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

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

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注:(1)祠(cí):祭祀;(2)舍人:达官贵族家里的门客;(3)卮(zhī):古代一种盛酒的器皿。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1分)。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 8.翻译: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2分) 9.用一句话写出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

(2分)答案: 7、饮:拿着 亡:丢失(1分) 8、蛇本来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画上脚?(2分) 9、此题答案可多元化,言之有理,答对一点即可。例如:做事要注意分寸,不要多此一举(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 回答问题. (7分)楚有祠①者,赐其舍人②卮③酒。

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注①祠(cí): 祭祀. ②舍人: 达官贵族家里的门客. ③卮(zhī): 古代一种盛酒的器皿.1. 写出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分)(1)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

( ) (2)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2. 翻译文中的加线的句子. (2分)译文: 3. 选出与本则寓言的寓意相对的一个成语. ( ) (2分)A. 画地为牢 B. 画虎类犬 C. 画饼充饥 D. 画龙点睛4. 用一个成语为选文起个题目. (2分)答案:1. (1)就要 (2)失去 2. 蛇本来就没有脚, 你怎么能替它画脚呢? 3. B 4. 画蛇添足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

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1、文中有六个句子都用了“之”,其中有一个句子的“之”的含义与其他五个句子中的“之”的含义不同,请写出这个句子(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能为之足。”“ 子安能为之足?”中的“吾”和“子”在文言文中有很多不同的说法,但意思一样,请分别举出一个(2分)。

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2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则寓言给了你什么启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仿照示例另写三个你积累的古代寓言故事。(3分) 示例:画蛇添足、滥竽充数、塞翁失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一人之蛇成”; 2、“吾”:余;予“子”:汝;尔;若 3、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能够给它画上脚呢?(“固”、“安”是重要的两个字,各占0.5分,其余意思差不多就可以给1分) 4、略 5、略,三个寓言各占1分。

3. 画蛇添足古文的意思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

原文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我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取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画蛇添足 .古代楚国有个贵族,祭过祖宗以后,把一壶祭酒赏给前来帮忙的门客.门客们互相商量说:“这壶酒大家都来喝则不够,一个人喝则有余.让咱们各自在地上比赛画蛇,谁先画好,谁就喝这壶酒.” 有一个人最先把蛇画好了.他端起酒壶正要喝,却得意洋洋地左手拿着酒壳,右手继续画蛇,说:“我能够再给它添上几只脚呢!”可是没等他把脚画完,另一个人已把蛇画成了.那人把壶抢过去,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能给它添脚呢!”说罢,便把壶中的酒喝了下去.那个给蛇添脚的人终于失掉了到嘴的那壶酒..。

4. 《战国策·齐策二》中楚有祠者

原文出自于《齐策二·昭阳为楚伐魏》中,陈轸劝说昭阳退兵,而在游说中所讲的、著名的“画蛇添足”的寓言故事.原文: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译文:楚国有个贵族祭过祖先,把一壶酒赐给门客.门客相顾商议:‘这酒,几个人喝不够,一个人享用却有余,让我们各在地上画一条蛇,先画成的请饮此酒.’有个门客率先完成,取过酒杯准备先喝,就左手持杯,右手又在地上画了起来,并说:‘我还可以为蛇添上足呢.’蛇足尚未画完,另一门客的蛇也画好了,于是夺过他手中的酒杯,说‘蛇本无脚,你怎能给它硬添上脚呢?’便喝了那酒.而画蛇脚的最终没有喝到酒.。

5. 《战国策·齐策二》中楚有祠者

原文出自于《齐策二·昭阳为楚伐魏》中,陈轸劝说昭阳退兵,而在游说中所讲的、著名的“画蛇添足”的寓言故事。

原文: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

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

’未成,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译文:楚国有个贵族祭过祖先,把一壶酒赐给门客。门客相顾商议:‘这酒,几个人喝不够,一个人享用却有余,让我们各在地上画一条蛇,先画成的请饮此酒。

’有个门客率先完成,取过酒杯准备先喝,就左手持杯,右手又在地上画了起来,并说:‘我还可以为蛇添上足呢。’蛇足尚未画完,另一门客的蛇也画好了,于是夺过他手中的酒杯,说‘蛇本无脚,你怎能给它硬添上脚呢?’便喝了那酒。

而画蛇脚的最终没有喝到酒。

用画蛇添足写一句话

1.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释义 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

也写作“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十一回:“正是八仙同过海,独自显神通。”

示例 我如今与舍弟分开,这弟兄们是~。我叫舍弟看看我的过法。(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六十八回)

近义词 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八仙过海的传说

相传,一次,八仙在蓬莱阁上聚会饮酒,酒至酣时,铁拐李提议乘兴到海上一游。众仙齐声附合,并言定各凭道法渡海,不得乘舟。

汉钟离率先把大芭蕉扇往海里一扔,坦胸露腹仰躺在扇子上,向远处漂去。何仙姑将荷花往水中一抛,顿时红光万道,仙姑伫立荷花之上,随波漂游。随后,吕洞宾、张果老、曹国舅、铁拐李、韩湘子、蓝采和也纷纷将各自宝物抛入水中,借助宝物大显神通,游向东海。

八仙的举动惊动了龙宫,东海龙王率虾兵蟹将出海观望,言语间与八仙发生冲突,引起争斗。东海龙王乘八仙不备,将蓝采和擒入龙宫。八仙大怒,各展神通,上前厮杀,腰斩两个龙子。虾兵蟹将抵挡不住,纷纷败下海去,隐伏水底。八仙则在海上往来叫战。 东海龙王请来南海、北海、西海龙王,合力翻动五湖四海水,掀起狂涛巨浪,杀奔众仙而来。危急时刻,曹国舅的玉板大显神通,只见他怀抱玉板头前开路,狂涛巨浪向两边退避。众仙紧随在后,安然无恙。四海龙王见状,急忙调动四海兵将,准备决一战。正在这时,恰好南海观音菩萨经过,喝住双方,并出面调停,直至东海龙王释放蓝采和,双方罢战。

八位仙人拜别观音菩萨,各持宝物,兴波逐浪遨游而去。

民间传说中道家的八位仙人,历来说法不一。明代昊元泰《八仙出处东游记》里,确定为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曹国舅、吕洞宾、蓝采和、何仙姑八人。传说他们过海时,各有一套法术,民间因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说法.

作为歇后语也行,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也作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2.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原文: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亡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译文:

古代楚国有个贵族,祭过祖宗以后,便把一壶祭酒赏给前来帮忙的门客。门客们互相商量说:“这壶酒大家都来喝则不够,一个人喝则正好。让咱们各自在地上比赛画蛇,谁先画好,谁就喝这壶酒。” 有一个人最先把蛇画好了。他端起酒壶正要喝,却得意洋洋地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继续画蛇,说:“我能够再给它添上几只脚呢!”可是没等他把脚画完,另一个人已把蛇画成了。那人把那壶酒抢过去,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能给它添上脚呢?”说罢,便把壶中的酒喝了下去。

那个给蛇画脚的人,最终没有喝到酒。

寓意: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蛇本来没有脚,先画成蛇的人,却将蛇添了脚,结果不成为蛇。后遂用画蛇添足,比喻节外生枝,多此一举,反而坏事。名人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回:“张翼谏曰:“将军战绩已成,威声大震,可以止矣,今若前进,倘不如意,正如画蛇添足也。”告诉人们做任何事都要实事求是,不卖弄聪明,否则非但不能把事情做好,反而会把事情弄砸。

3.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婆,其实是个男人。他姓王,名字叫王坡,因为他说话絮絮叨叨的,做起事来婆婆妈我爱你,人们就送他个外号——王婆。 王婆的老家在西夏(现新疆甘肃一带),种瓜为生。那一带中的瓜叫胡瓜,就是现今的哈密瓜。那时,宋朝边境经常发生战乱,王婆为了避难,就迁到了开封的乡下,种起胡瓜来。

但胡瓜的外表不太好看,中原的人都不认识这种瓜,所以尽管这胡瓜比普通的西瓜甜上十倍,还是没有人来买。

王婆很着急,向来往的行人一个劲的夸自己的瓜怎么好吃,并且把瓜剖开让大家尝。起初没有人敢吃,后来有个胆大的上来咬了一口,只觉蜜一样的甜,于是,一传十,十传百,王婆的瓜摊生意兴隆,人来人往。

一天, 神宗皇帝出宫巡视,一时兴起来到集市上,只见那边挤满了人,便问左右:“何事喧闹?”左右回禀道:“启奏皇上,是个卖胡瓜的引来众人买瓜。”

皇上心想什么瓜这么招人,就走上前去观看,只见王婆正在连说带比划地夸自己的瓜好。见了皇上,他也不慌,还让皇上尝尝他的胡瓜。

皇上一尝果然甘美无比,连连称赞,便问他:“你这瓜既然这么好,为什么还要吆喝不停呢?”王婆说:“这瓜是西夏品种,中原人不识,不叫就没有人买了。”

皇上听了感慨道:“做买卖还是当夸则垮,像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有何不好?”皇帝的金口一开,不多时,这句话就传遍了黄河南北,直至今天。

4.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传说 ,诸葛亮到东吴作客,为孙权设计了

用画蛇添足成语说一句话

画蛇添足非但使事情破败,还惹来别人的嘲笑

这一则事实,并非做书的人画蛇添足,为此奇谈。

这篇日志写得不错,就是最后一段话有些画蛇添足。

如果我们对汉语中一些词语的含义不甚了解,那么在遣词造句时往往会出现"画蛇添足"的错误.

六年级的语文重点知识归纳

01写文章意足即可,不要画蛇添足.

02 他本来就很罗嗦,画蛇添足也非意外.

03 发表意见应精简有力,切忌画蛇添足.

04 这事就说到此为止,你别再画蛇添足了.

05 事情已处理妥当,不需要我再画蛇添足了.

06 本来一场成功的演讲,就败在结尾那画蛇添足的笑话.

07 写文章切忌刻意求工,以免画蛇添足,失却自然本色.

08 明明是件好事,经他画蛇添足地描述後,反而成了坏事.

09 做事最好适可而止,刻意求工,常会画蛇添足,弄巧成拙.

10 在大自然景色中加了一些人工造景,正如画蛇添足,反而不美.

11 事情所以会失败,正是因为他画蛇添足多说了几句话,反成累赘.

12 你在「天下第一」中间加上「世界」二字,岂非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13 如今你的功绩已被公认,理当见好就收,即时隐退,如果继续留任,反而画蛇添足,适得其反了

#六年级# 导语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以下是 为大家整理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1.六年级的语文重点知识归纳

 1、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

 3、早开的红梅——一枝独秀

 4、车到山前——必有路

 5、打破砂锅——问到底

 6、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7、虎落平阳——被犬欺

 8、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9、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10、井底青蛙——目光短浅

2.六年级的语文重点知识归纳

 1、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一般性停顿。

 2、句号:用于一句完整话的最后停顿。

 3、问号:表示一个疑问句末尾的停顿和语气。

 4、感叹号:用于表示强烈感情的句子末尾的停顿和语气。

 5、冒号: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

 6、分号:表示停顿一般比逗号大比顿号小,复句间较大的停顿。

 7、双引号:表明文中直接引用别人的话、书上的话、人物的话等。

 8、顿号:表示句子中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9、括号:标明文中注释的部分。

 10、破折号:表示出现种种不同的语境、情态和语法意义。

 11、省略号:表示由于种种原因省去的内容、达到便于记叙的目的。

 12、书名号:表示书名、篇名、报刊名、文件名、戏曲、图画等的名称。

 13、着重号:表示文中特别重要,需要注意的字词句。

 14、间隔号:表示时间、民族、书名、人名之间的分界。

 15、连接号:表示时间、地点、数目等起止的标点。

3.六年级的语文重点知识归纳

 1.双重否定:汉语有两种类型的否定句式:一是一般的双重否定式,这是连用两个否定性词语造成的(如:不得不);二是特殊的双重否定句式;这是由一个否定性词语和一个反语语气连用造成的。

 作用:双重否定有表达肯定、强化语气等功能。

 例句:紫貂和黑熊不得不躲进各自的洞里。

 2.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

 例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3.设问: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常用于表示强调作用。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作用:正确的运用设问,能引人注意,启发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起波澜,有变化。

 例句: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

 4.引用:在说话或写作中引用现成的话,如诗句、格言、成语等,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修辞方法。引用可分为明引和暗引两种。明引指直接引用原文,并加上引号,或者是只引用原文大意,不加引号,但是都注明原文的出处。

 例句: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5.反复:就是通过一遍一遍地重复个别词语或句子,以达到强调的目的。

 例句: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4.六年级的语文重点知识归纳

 1.比喻: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

 例句: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2.反问:借助疑问句来传递确定信息,以加强肯定或否定语气的一种修辞方式。

 例句:天上不是多了一个月亮吗?(反问)

 3.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例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例句: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拟人、比喻)

 5.排比: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三句或三句以上),段落并排(两段即可),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

5.六年级的语文重点知识归纳

 承接关系

 看到承接两个字,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不妨给“承”和“接”各组一个词。

 承,可以组:相承、继承;

 接,可以组:接着、连接;

 两字连在一起,承接这个词意思就是:相承上面事情,连接下面的事情,像一座桥梁一样。

 放在句子中,承接关系就是指:

 各个分句按一定的顺序,相承地说下去,表示连续的动作或连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

 常见的承接关联词:

 一......就......  起先......后来......

 首先......然后......  ......接着......

 ......就.......  .....于是......

 ......才......  ......便......

 明白了什么是承接关系,如何判断一个和使用承接关系的关联词呢?

 判断小技巧:

 观察两个分句的顺序,是不是表示连续的动作或连续发生的事件。

 例1:

 小狗(一)听到主人的脚步声,(就)摇头摆尾地跑到门边迎接主人。

 从“小狗(一)听到主人的脚步声,(就)摇头摆尾地跑到门边迎接主人”可以看出两个分句表示的是小狗连续做的动作,是有一定的顺序的,所以是承接关系。

 表示条件承接的关联词是:一……就……

 例2:

 (首先)我们要打好基础,(然后)巩固难点,在考试中才能取得高分。

 这句话中,打好基础、巩固难点,是学习中连续的事情,要以一步一步接着完成,才能取得好成绩。所以句子之间是承接关系,用承接关系的关联词。

 表示承接关系的关联词是:首先……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