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分享 成语分享

晏几道词集是-晏几道词集

tamoadmin 2024-10-21 人已围观

简介黄庭坚在他为晏几道的《小山词》作的序中,给了晏几道的词很高的评价。在序中他这样说: “(他)乃独嬉弄于乐府之余,而寓以诗人之句法,清壮顿挫,能动摇人心。士大夫传之,以为有临淄之风耳,罕能味其言也。” 当仕途上的梦想破灭之后,晏几道索性回过头来开始一心在写词中寻找乐趣。他能够用诗人的笔法来写词,这样写出来的词清隽豪迈,铿锵有力而又婉转低回,真的是能让人心动神摇,具有穿透人心的力量。每每写出来,士大

晏几道词集是-晏几道词集

黄庭坚在他为晏几道的《小山词》作的序中,给了晏几道的词很高的评价。

在序中他这样说:

“(他)乃独嬉弄于乐府之余,而寓以诗人之句法,清壮顿挫,能动摇人心。士大夫传之,以为有临淄之风耳,罕能味其言也。”

当仕途上的梦想破灭之后,晏几道索性回过头来开始一心在写词中寻找乐趣。他能够用诗人的笔法来写词,这样写出来的词清隽豪迈,铿锵有力而又婉转低回,真的是能让人心动神摇,具有穿透人心的力量。每每写出来,士大夫就争相传诵,都觉得他的作品有他的父亲临淄公晏殊之风。

但最后黄庭坚又说了一句——“罕能味其言也”。这句话却隐藏了无限深意。

它的意思是说,很少有人能真的体味到晏几道词里的意趣。说得再明白些就是,什么有其父之风,他的词和他老爹的词完全不是一回事儿。

大晏的词含蓄蕴藉,清雅淡远,雍容大度,人们都说具有一种真正的富贵气象。那么怎样才叫做有富贵气象呢?吴处厚的《青箱杂记》中记载了这样的故事:

晏元献公虽起田里 ,而文章富贵 ,出于天然。尝览李庆孙《富贵曲》云:“轴装曲谱金书字,树记花名玉篆牌”。公曰:“此乃乞儿相,未尝谙富贵者。”故公每吟咏富贵,不言金玉锦绣,而唯说其气象。若“楼台侧畔杨花过,帘幕中间燕子飞”,“梨花院落溶溶月,杨柳池塘淡淡风”之类是也。故公自以此句语人曰:“穷儿家有这景致也无?”

在北宋,科举发榜,都是用绸缎写上中榜者的名字,并将金花贴在考卷的卷首,在榜上再用大字写中榜者的姓氏,小字写上他的名字。这样得意的事被真宗咸平年间高中探花的李庆孙写在他的《富贵曲》中,一时成为美谈。人们都觉得他诗中“轴装曲谱金书字,树记花名玉篆牌”的句子,镶金嵌玉,真是大富大贵的气象。

而晏殊却质疑这样的说法,在笔记里吴处厚这样写道:虽然晏殊不是出身于什么显贵人家,但他的诗文却自带一种天然的富贵气度,他曾经评价探花郎李庆孙的这两句诗,认为它不仅和富贵全不相干,反而是一副乞儿相。真正的富贵气度绝不在堆金砌玉上,而在闲情逸致里。

比如说像“楼台侧畔杨花过,帘幕中间燕子飞”,或者“梨花院落溶溶月,杨柳池塘淡淡风”一类的句子,这才是骨子里的富贵,晏殊还颇有些自得的对别人讲,穷人家哪里有这样的景致呢?

细细想来,却是如此,生活窘迫的人过日子哪里是“过”?只是苦捱,柴米油盐尚且应付不过来,又有什么心情去看梨花和杨柳,感受什么溶溶月和淡淡风?而披金挂玉更是暴发户的景象,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有钱。真正的富贵中人早就没有了“炫”的想法,他们的富贵气度在举手投足的优游散漫中自会流露出来。

当然他们也会忧愁,可是富贵人的愁,也只是“闲”愁,而不会太沉重太压抑。所以大晏的词的伤感都是王羲之式的“乐极生悲”,“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类的伤怀。只是感伤时光流逝,现在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如春花,任你如何喜欢却根本留不住,唯有似曾相识的燕子来提醒我们,曾经的美好都真的存在过。

而小晏呢,他的词没有这样淡淡的忧伤的调子,他词里的痛是捶心之痛,是繁华梦醒后的凄凉。如果说大晏的忧伤是清风徐来,明月朗照;那么小晏的痛苦则是春水东流,漫江碧透。在情感的表达上他比他的父亲要更无所顾忌。毕竟宰相的位置在那里,晏殊落笔自然就理性有节制,有从容的气度;而小晏下笔则全然不同,他真挚坦白,毫无拘泥,有的是一种不管不顾的洒脱。

他的好友黄庭坚这样议论晏几道的真性情:

余尝论:叔原,固人英也,其痴亦自绝人。爱叔原者,皆愠而问其目。曰:“仕宦连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论文自有体,不肯一作新进士语,此又一痴也。费资千百万,家人寒饥,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人百负之而不恨,己信人,终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痴也。”(《小山集序》)

他说,晏叔原是人中之英啊!而他的“痴”也是登峰造极,无人可以超越。其人仕途屡受颠簸,却不肯一近权贵以求发达,这是他的第一“痴”;写文章自成一体,却不肯去参加科举谋取功名,这是他的第二“痴”;平时千金散尽,出手豪阔,以致家人有饥寒之困,自己却甘于清贫,不以为意,这是他的第三“痴”;人对不起他许多次,他却丝毫不怨恨,相信一个人,就绝不怀疑这个人会欺骗自己,这是他的第四“痴”。

黄庭坚这样明贬暗褒,说尽了小晏的孤傲狂狷,赤诚天真。这样的天性,再加上他由云端跌入悬崖的人生遭际,都让他的笔触满是繁华散尽后的悲凉。

近人夏敬观云:“叔原以贵人暮子,落拓一生,华屋山邱,身亲经历,哀丝豪竹,寓其微痛纤悲,宜其造诣又过于父。”

画家陈丹青说“才情和功力没有真挚要紧”。

大概这就是黄庭坚认为士大夫“罕能味其真言也”的深意。

读读他的几首词,感受一下他的真挚情怀吧!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临江仙》)

酒后梦醒,楼台高锁,帘幕低垂,在微雨中燕子双双飞过,越发衬出自己的孤独寂寞,就随意落花任性地落了自己一身。在这样的天气里,他记起了自己和小苹初见时的情景。那时的小苹穿着两重心字的罗衣,将琵琶急扫快弹,尽诉相思。现在的明月还是那轮明月,只是那个彩云一样的女子除了梦中竟再不得见了。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本来是前人的句子,细雨迷蒙,落花飘飞,燕子双掠,斯人独立。这两句用在这里,营造了一种凄茫迷离的意境,格外地契合词人内心无限的缠绵情思,以至人们都不再问它从前的出处,都觉得这就是从小晏的心里流出来的。

小令尊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

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宫遥。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鹧鸪天》

也是春天的一个美好夜晚,他记起了宴会上清歌一曲的玉萧姑娘,这个女孩子在银灯映照下,舞姿翩然,格外妖娆。自己就在她的歌声里痴迷,即使归来也还沉醉其中。只是长夜迢迢,云天远隔,除了思念,却不能再见。怎么办?那就在梦里,在满天的飞絮如雪中,走过谢桥,同她相见好了。

据《邵氏见闻后录》中记载,理学家程颐看到“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两句,忍不住也由衷赞叹晏叔原的奇思妙想。觉得只有鬼才想得出这样的句子,如此刻板的人都能被深深打动,由此可见小山词的魅力。

小苹,玉萧,这些美丽女孩的名字常常会出现他的词章里,被他深情地回忆。在这个时候他不是什么贵介公子,她们也不是什么低贱卑微的歌女。他是用平视的眼光来欣赏她们的才情,她们的美丽,他毫不掩饰自己对她们的深情。这样的深情其实可能并非什么爱情,更多的是对美好生命的敬意和尊重。

这在他是自然而然,但在大晏身上则完全不可想象。相传在晏家也有一位歌女深得晏殊的眷顾,后来被他的孟氏夫人逐出家门,晏殊虽内心怏怏,却也不发一言,直到他的朋友对他讲了这女子飘零在外的惨状,触动他的心事,人生如此短促,何必如此折磨,他再也忍不住,将这名歌女重新找回来,孟氏夫人也无可如何。饶是这样,他也并没有一首诗写给任何一个具体的人,更不会在诗里流露什么特别的情感。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晏是《红楼梦》里的宝钗姑娘,任是无情也动人;而小晏则是黛玉,真诚地对待别人还有自己,自有一种潇洒风流。

“梦魂惯得无拘检”,的确,虽然小晏在现实世界里活得窘迫逼仄,但他却有一颗毫无拘检的灵魂,拥有这样的精神世界确实可以傲视无数的同代中人。

“如幻如电、如昨梦前尘。”

他在自己的诗集序文里这样感慨,是啊,时光匆匆,谁都不免被岁月的浪头裹挟卷走,转瞬之间就成为别人的记忆,再慢慢被人遗忘。但小晏却不是这样,他和他的词一起,会一直在我们的心里闪闪发光。

秦观的词集名是小山词吗

导语:北宋的两个著名词人晏殊和晏几道是是父子. 晏几道是晏殊第七子。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诗人大全,欢迎大家参考!

1、晏殊简介

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是抚州籍第一个宰相。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迁太常寺奉礼郎、光禄寺丞、尚书户部员外郎、太子舍人、翰林学士、左庶子,仁宗即位迁右谏议大夫兼侍读学士加给事中,进礼部侍郎,拜枢密使、参知政事加尚书左丞,庆历中拜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晏殊虽多年身居要位,却平易近人。他唯贤是举,范仲淹、孔道辅、王安石等均出自其门下;韩琦、富弼、欧阳修等皆经他栽培、荐引,都得到重用。

晏殊在文学上有多方面的成就和贡献。他能诗、善词,文章典丽,书法皆工,而以词最为突出,有“宰相词人”之称。他的词,吸收了南唐“花间派”和冯延巳的典雅流丽词风,开创北宋婉约词风,被称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他的词上承南唐而洗却铅华,媚中求雅,对宋词的发展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晏殊的词集是《珠玉词》,晏殊一生写了一万多首词,大部分已散失,仅存《珠玉词》136首。其代表作为《浣溪沙》、《蝶恋花》、《踏莎行》、《破阵子》、《鹊踏枝》等,其中《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被称为“天然奇偶”。

2、晏殊与晏几道的关系

晏几道是晏殊的第七个儿子。晏几道(1038年-1110年),字叔原,号小山,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晏几道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如《鹧鸪天》中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等等词句,备受人们的赞赏。有《小山词》传世。

《鹧鸪天》宋词鉴赏

不是。秦观的诗词文集是《淮海词》/《淮海集》(秦观别号邗沟居士、淮海居士,世称淮海先生)。

《小山词》是宋代晏几道创作的词集,于元祐四年(1089年)被晏几道所整理成书。

一、《小山词》介绍:

1.《小山词》的主要内容有三:

(1)追忆往昔的恋情,感伤人生的虚幻,词作中多有梦境描写,以此反衬人生虚幻。

(2)真实地反映下层女子不幸遭遇,也是小山词的一个重要内容。

(3)第三类就是抒发羁旅漂泊之孤独凄凉。

2.《小山词》是具有鲜明个性的抒情诗。

工于言情,但很少尽情直抒,多出之以婉曲之笔,较之晏殊的词沉郁顿挫。在小令的技法上也有所发展,日臻纯熟。

冯煦在《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中说:“淮海、小山,古之伤心人也。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求之两宋,实罕其匹。”

3.《小山词》从《珠玉词》出,而成就不同,虽是走其父婉约传统,固守小令的阵地,却创造出新的艺术世界。

可以说晏几道的词艳而不俗,浅处皆深,将艳词小令,从语言的精度和情感的深度与两个层面上发展到极致。

二、《小山词》文学地位:

清代词论家陈廷焯甚至认为超过了晏殊和欧阳修:“北宋晏小山工于言情,出元献(晏殊)、文忠(欧阳修)之右……措辞婉妙,一时独步。”(《白雨斋词话》)

近期选购12书思虑记略:其中10书为别集选集

  ●鹧鸪天

 晏几道

 一醉醒来春又残,野棠梨雨泪阑干。

 玉笙声里鸾空怨,罗幕香中燕未还。

 终易散,且长闲。

 莫教离恨损朱颜。

 谁堪共展鸳鸯锦,同过西楼此夜寒!

  晏几道词作鉴赏

 此词写离愁别恨,哀婉动人。

 起二句,写的是昨夜里一番沉醉,今朝酒醒,又是春残时候,只见野棠梨上的宿雨,恰似离人的悲泪一样纵横。“一醉”,写昨夜借酒以遣寂寞之怀:“春又残”,本与醉醒之事全无干涉,词中把它们勾合一起,一谓酒醒之后,雨飘花落的情景,触眼生悲,词人蓦地感到,春天真的过去了;再谓往日的欢娱,如昨梦前尘,一切美好的情事全都消失了。如小晏词集自序云:“感光阴之易迁,叹境缘之无实”。春残,以“野棠梨雨”表之,而带雨的棠梨又暗喻流泪的'人。次句从白居易《长恨歌》“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化出,然情景交融,自有一番摇人心魄之独特魅力。三、四句写与情人别后的情景:悠扬的玉笙声里,孤鸾空自哀怨;罗幕中余馥郁,去燕犹未归来。“鸾”,谓孤鸾,失偶的鸾鸟,这里当为词人自喻。又古乐曲有《孤鸾》之曲,其声哀怨,故“鸾空怨”三字,语意相关。“罗幕”,指房中的帷幕。燕子穿过高楼的重重帘幕,回到旧日巢中,常用来喻游子回归,而此词谓“燕未还”,则指离别了的情人还未回来。这两句写的是帘下百无聊赖地吹笙,想念着远别的情人,心中充满了哀怨。

 过片三句,拓开一笔,强自解慰,尤言:既已知道欢聚易散,不如暂且悠闲中度日吧,莫让离愁别恨损害了青春美好的容颜。这里故作退让,用表面豁达的语言来表现怨极而无可奈何的心境。可是这古之伤心人呢?能真正觉悟的他还是要让那千万缕割不断的情丝去牵系着自己:“谁堪共展鸳鸯锦,同过西楼此夜寒!”这是一句彻骨情语。“鸳鸯锦”,指绣有鸳鸯图案的锦被,象征着男女的和合。“西楼”,是词人青年时欢会之地,小晏词中屡见。春寒料峭,长夜漫漫,西楼怅卧,谁共晨夕?当初“共展鸳鸯锦”的美好时光,已一去不复返了,所余下的只是永久的孤独和哀伤。

 这首以长调章法入于小词,处处呼应。“一醉醒来”,已伏下“西楼此夜寒”一笔:“鸾空怨”、“燕未还”,已伏下“谁堪共展鸳鸯锦”一笔。这一切又都和词人内心的感觉一一对应。

晏几道的文学特点

近期选购12书思虑记略:其中10书为别集选集

@铁山青士(笑独行)[述记]

4月28日与29日、5月8日与10日四次前往福州鳌峰坊书店,一次前往福州安泰中心书店,合计购书14种12册。其中7种5册为别集,5种5册为选集,从个人的读赏习惯和购藏喜好出发,除了一本篇幅很小的《楚辞》带有译文外,买的都是注释本(甚至是接近白文本的简注本)。兹略记如下:

1.《晏殊词集·晏几道词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5月初版,国学典藏)

晏殊词集此前没买过,主要是因为觉得晏殊与欧阳修在宋词中都只是过渡名家,不值得专门买别集,而且二人词作均与冯延巳词有所关联,风格也相近,而个人则是对冯延巳相当反感的;晏几道词集拥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12月初版的《小山词》(王根林校点,64开本词林集珍)。

2.《黄庭坚词集·秦观词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6月初版,国学典藏)

黄庭坚词集此前没买过,主要是因为对黄庭坚认识不够;秦观词集拥有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9月初版的《淮海词笺注》(杨世明笺)。

3.《辛弃疾词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5月初版,国学典藏)

辛弃疾词集拥有岳麓书社2005年1月初版的《稼轩词注》(俞樟华注,印次未详)。

4.《姜白石词笺注》(陈书良笺注,中华书局2013年1月初版,2018年8月二印,中华国学文库)

姜夔词集此前没买过,除了因为对南宋词缺乏认识外,也与个人很不喜欢“夔”字有关。

5.《李贺诗集》(张立敏注评,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年10月初版,2017年3月四印)

李贺诗集拥有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10月初版的《李贺诗歌集注》([清]王琦等注,即《三家评注李长吉歌诗》,中国古典文学丛书);

又拥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1月初版的《李贺诗集》(叶葱奇疏注,1984年6月三印)。

这次买该书主要是因为这个“注评”版本是横排本,而上述两个版本则都是竖排本。

6.《元曲三百首》(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二版,2013年12月五印,任中敏、卢前选编,潘天宁注析新编)

任中敏、卢前选编的《元曲三百首》早前至少买过两个版本,应该还保存着一本,只是记不清版本了。

这次买该书主要是因为个人对元曲(无论是散曲还是杂剧)实在是太不熟悉了,此前可以说根本就没有正经读赏过。

7.《唐宋词格律》(龙榆生编撰,中华书局2018年1月初版)

龙榆生编撰的《唐宋词格律》早在大学时代的1982年5月就曾让同窗密友帮我以三倍价格从北大图书馆“赔”过一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10月初版),后下落不明;

又买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10月初版、1983年2月三印本,并一直使用到现在(后来又至少买过一本这个版本的某个版次本送人);

还拥有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7月初版的《唐宋词格律》(龙榆生词学四种)。

这次买该书主要是因为已经买了三十六年的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10月初版、1983年2月三印本实在是太陈旧了,同时还有所污损,使用起来很是影响心情。而且,该书所附词韵乃是《词林正韵》全编,感觉也比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10月初版所附张珍怀辑《词韵简编》(根据《词林正韵》删编)更适应填词需要。

8.《唐宋名家词选(全本)》(龙榆生编选,中华书局2018年6月初版)

龙榆生编选的《唐宋名家词选》曾买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2月新一版、1982年5月三印本(后来又买过这个版本的1998年6月十印本和另一个版次本送人),不过保存着的到底是这个版本的哪个版次也记不清了;

还拥有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7月初版的《唐宋名家词选》(龙榆生词学四种)。

这次买该书主要是因为这个版本是“全本”,恢复了[1956年]修订本删去的[1934年]初印本中的177首词作,也就是说,这个“全本”比通行的[1956年]修订本多了177首词作。其间,与初印本相对照,修订本最极端的改变乃是删略了吴文英29首词作。

如今这个初印本与修订本合璧的“全本”入选词作最多的词家是辛弃疾(49首),其次为苏轼(45首),吴文英(39首)、贺铸(38首)、周邦彦(37首)、晏几道(35首)分列第三至第六,欧阳修(31首)排名第七,柳永(29首)、姜夔(29首)并列第八。随后是冯延巳(24)、张炎(23首)、温庭筠(22)、韦庄(22)、李清照(21首)、李煜(19首)、晏殊(19)、秦观(19)、元好问(19),位列第十至十八名。

9.《近三百年名家词选(全本)》(龙榆生编选,中华书局2018年1月初版)

龙榆生编选的《近三百年名家词选》曾买过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0月新一版;

又买过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7月初版的《近三百年名家词选》(龙榆生词学四种)。

这次买该书主要也是因为这个版本是“全本”,不过,这个“全本”的意义和价值是不可与《唐宋名家词选(全本)》同日而语的,主要就是恢复了[1962年]修订本删除的[1956年]初印本中的陈曾寿全部20首词作。

10.《宋词三百首》([上彊村民编,]陆明校注,岳麓书社2016年11月初版)

朱孝臧(上彊村民)[1924年]重编本《宋词三百首》曾拥有过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9月新一版的《宋词三百首笺注》(唐圭璋笺注);

《宋词三百首笺注》又买过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9月新一版、1994年11月三印本。

这次买该书主要是为了读赏个人此前很少关注的南宋词。实际上,《宋词三百首笺注》早前个人也很不熟悉,这次翻检该书目录才意识到,吴文英词作入选25首,这个比例实在是相当惊人的,因为朱孝臧的重编本《宋词三百首》总共也就收录了283首词作。岳麓书社这个“校注”版本的精装本封面封底颜色和设计感觉有点土(内页设计也不讲究,只能说还看得过去),在书店里比较了这个“校注”版本的平装“插图珍藏本”,后者封面封底颜色和设计要好很多,而配了插图每册多5元也不贵,可惜的是插图尺寸不一且偏小,而且有些插图品相不佳,看着有低劣感,所以还是觉得精装本相对好一点。

11.《楚辞》([战国]屈原、宋玉著,韩星编译,三秦出版社2018年6月初版,国学经典10元本)

《楚辞》拥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0月新一版的《楚辞集注》([宋]朱熹撰,李庆甲校点);

买过中华书局1983年3月初版的《楚辞补注》([宋]洪兴祖撰,白化文等点校);

拥有凤凰出版社2007年1月初版的《楚辞补注》([宋]洪兴祖 补注,卞岐整理);

拥有北京出版社1980年5月初版的《楚辞选注》(金开诚选注,1982年12月二印)。

这次买带有译文的该小书主要是因为这个“编译”版本不是《楚辞》全本,只选了屈原名下的所有作品和宋玉名下的一篇《九辩》,同时解题和注释都相当简略,所以整体篇幅很小,又配有尺寸相对统一的线描插图,感觉大大改善了阅读的小“环境”。《楚辞》的注释向来存在繁琐累赘和穿凿附会的问题,故个人读赏《楚辞》始终害怕依据《楚辞补注》与《楚辞集注》。

12.《国学常识》(曹伯韩著,商务印书馆2017年7月初版二印)

曹伯韩所著《国学常识》近四年前曾买过一本送知己女友,感觉其间对于“国学”范畴的界定比较符合个人认识,而其中关于古物、佛学、理学、科学及艺术的常识又是个人相对欠缺的,于是便再为自己买一本。

以上12册书有6册是精装本,这其实是个人不太喜欢的,因为精装首先是让一本书变得沉重了,且不说多数情况下也让书变得昂贵,而如果装订又不够精工和紧致,那就更烦人了。说到昂贵,应该说价格也是个人买书时比较介意的一个问题,尽管个人在买书方面已经算是相当大方的了。如今出版社出书每每都有做大、做厚、做重、做豪、做花等倾向,这对于首先看重内容质量的书友来说实在不是什么好事,因为他们的终极目标就是做贵。当然,封面封底的颜色、质地和设计讲究还是很重要的,总之是不能给人以粗俗和低劣的感觉。

以上12册书价格最高的是48元的《唐宋名家词选(全本)》,其次是39元的《姜白石词笺注》,说实话,这两本书个人就已经感觉有点贵了,只是勉强还能接受。本来看到朱孝臧编年、龙榆生校笺的《东坡乐府笺》,个人也是很想买一本的(此前买过岳麓书社2005年1月初版、吕观仁注的《东坡词注》),但看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6月二版的竖排精装本一本78元(2017年5月初版横排平装本一本55元,可惜现在书店里买不到,得上孔夫子旧书网买),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6月初版的横排平装本一本68元,便气短作罢了。

(2019年5月11日)

这句话有什么典故

黄庭坚曾在《<小山词>序》中列举出晏几道的“生平四大痴绝处”——“仕宦连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论文自有体,不肯作一新进士语,此又一痴也;费资千百万,家人寒饥,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人百负之而不恨,己信人,终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痴也”。好像是贬,其实是赞许,更主要的是突出了晏几道性格的特点——痴,即痴情。 一部《小山词》,把词人的纯情痴意演绎得淋漓尽致。其真挚、深婉、执着的情感表达,成为了《小山词》最突出的特点,这个突出特点具体表现在下面几点:

1.纯情锐感的品性和痴情不移的特征

真与痴是晏几道的性格特点,这种特点贯穿了他的全部词作。他的词充满了忧愁和悲伤,冯煦说他是“古之伤心人”,黄庭坚说晏几道词“清壮顿挫,能动摇人心”,与大晏词那种淡淡的哀愁和富于哲理完全两样。

鲁迅先生曾透辟地指出:“有至情之人,才能有至情之文。”《小山词》中的许多至情形象其实就是至情晏几道的真实写照,《小山词》的纯情中,是有“痴”的因素在起作用。无论是追情往事,写对爱情欢愉的体验,还是感伤离别,抒发刻骨相思的情怀,都充溢着一股强烈的情感,这感情常常被渲染到十分浓烈的地步,近痴带狂,甚至“无理”,以至于被人称之为“鬼语”。

2.抒情的“向内转”与个人化

抒情小词到了晏几道,已明显地由晚唐五代不具个性的艳歌转为抒写一已之情的词篇。从总体上看,晏几道此类词作已脱离了歌舞欢场上逢场作戏的性质,就比较更带着个人的色彩了,而不是《花间集》的没有个性的艳词了。这是一点不同。晏几道的这些有专指的情词已从其他艳词中跳脱出来,重心向内转,向情深处转,不纠缠于艳事本身,着重于男女情爱中心灵的感应与共鸣。努力挖掘和表现的是心灵中的情绪,是更深、更细、更微妙的情的底蕴。

3.语言深婉细腻、情感曲折跌宕。

晏几道词往往用语较重,感彩强烈。例如“拼”字的运用就是晏几道词的突出用语。佳人别后音尘悄,瘦尽难拼。 (《丑奴儿》)、就中懊恼难拼处(《风入松》) 、才听便拼衣袖湿(《浣溪沙》)。这些词句用“拼”,或表达感情的无法控制,或表达主人公为情不惜一切的决心,或表达情感的绝难割舍。这个“拼”字,成了《小山词》表达情感极致的一个非常形象的字眼,也是晏几道苦恋情结形象写照。词人的十分用情、为卿而狂的心态和情态在这一“拼”中和盘托出、栩栩如生。此外,诸如“乱”、“醉”、“破”、“恼”、矾限”等带有强烈感彩的字眼,在《小山词》中出现的频率也很高。

以梦写情,是词人言情曲折跌宕的重要表现形式。晏几道可以说是一个以梦写情的高手。一部《小山词》,“梦”字随处可见。据统计,词集中有57首都写了梦境,占他全部词作约四分之一。梦境,成了词人的一个强有力的抒写情感的方式。无论是以梦来追忆往事前尘,还是借以表达人生如梦之感,也无论以梦来抒写思相思怀人之情,或是将现实中难以实现的愿望以梦托之,不外乎都是一种郁结之下的情感渲泄方式。

综上所述,以言情见长的纯情词人晏几道,其纯情锐感的资质和深挚、婉曲、沉郁的抒情风格合力造就了《小山词》纯情特色和动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前段时间,看<LOLITA>,香港版本译成<一树梨花压海棠>,“一树梨花压海棠”是选自苏轼的一首诗,苏轼有位很老的朋友张先娶了一个年轻女子,于是苏轼写了这首诗来调侃了一下他的朋友,网上有两个版本:

男80娶女18为妻:

十八新娘八十郎,萧萧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男63娶女16为妾:

二八佳人七九郎,苍苍白发对红妆。杖黎扶入销金帐, 一树梨花压海棠.

大意都一样,以梨花之白,海棠之红,来形容红颜配白发的匹配.不管那些论理道德,也不管张先娶妻娶妾的原因,如果两个人真的相爱,没有因为君生我未生而错过,便已是幸事.

坐在府南河边上一个类似丽江古城里酒馆风格的小酒馆里,没有世界杯的喧嚣,喝着冰二时,突然想到这里谈谈一些宋词,于是一曲宋词酒一杯。

蝶恋花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这首也写离别相思之情。时间是秋天,由夜到晓,由室内室外写到楼上。

槛菊指在庭院廊庑之间。

同一明月,张泌说: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寄人〉。

同一杨柳,刘禹锡:长安陌上无穷树,惟有垂杨管别离。〈杨柳枝〉而韦庄: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台城〉

晏殊另一首〈踏莎行〉: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思量便合双飞去。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 绮席凝尘,香闺掩雾,红笺小字凭谁附?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潇潇雨。

主题人物景事无不相同相似,却异曲同工。

破阵子 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香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晏殊给我们展示了一幅春光明媚的仕女图。

燕子、梨花带出新社和清明两个节日。社日是祭社神—土地神的日子,有春秋两社,新社即春社,是在春分前后的戊日。古代的上层女子平常只干些针线活,但到社日,针线活也可不干,只事游玩。张籍《吴楚歌词》:今朝社日停针线。

清明在春分后十日,是古代上坟祭祖的日子,也是女子们可以出门踏青挑菜的日子。

从春社到清明,都是春光最好的时候。这些女子溶进春色里,其乐融融兮。《牡丹亭》中杜丽娘游园时,便以“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开场。

采香暗示下文有斗草的情事。斗草是古代女子的一种游戏,在此游戏中,展示她们对于名花异草的知识和爱好。敦煌卷子中有《斗百草》四首,是唐代的大曲,可见这种游戏,在唐时已盛行于民间。《红楼梦》六十二回里对斗草也有详细描写。

踏莎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上片写一个游子在旅途中,下片写游子想像身后的女子对他的怀念。江淹《别赋》:闺中春暖,陌上草薰。上句写家中的女子,下句写行走在外的男子。

在欧阳修之前,南唐李中主《摊破浣溪沙》: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峡暮,接天流。

欧阳修之后,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李词浑朴,欧词真挚,秦词工巧,风格各异。

范仲淹《苏幕遮》: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与本词的: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一向被认为是相类的名句。张潮《江南行》:茨菰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犹未还。妾梦不离江上水,人传郎在凤凰山。刘采春《罗贡曲》:那年别离日,只道住桐庐,桐庐人不见,今得广州书。都有相同的感受,是居家的人的心在追着离家人的脚步。

这词下片,可参看梁元帝《秋思赋》:荡子之别十年,之居自怜,登楼一望,惟见远树含烟。平原如此,不知道路几千? 妾怨回文之锦,君思出塞之歌。相思相望,路远如何!

此指长期在外乡流浪的人的妻子,即荡子妇。然而词自是词,赋自是赋,细玩自知。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这是柳永离开汴京,与情人话别之作。

陈匪石先生在《宋词举》中称柳永这词是“半句一转”。和陈石遗在《宋词精华录》中称杨万里作诗的秘诀是“语未了便转”,也是此意。

泛说离愁别恨,自古皆然,江淹《别赋》:黯然消魂者,惟别而已矣。又暗用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曲玉管 柳永

陇首云飞,江边日晚,烟波满目凭阑久。一望关河萧索,千里清秋,忍凝眸?杳杳神京,盈盈仙子,别来锦字终难偶。断雁无凭,冉冉飞下汀洲,思悠悠。

暗想当初,有多少、幽欢佳会,岂知聚散难期,翻成雨恨情愁?阻追游。每登山临水,惹起平生心事,一场消黯,永日无言,却下层楼。

这首词依旧写离别之恨,羁旅之愁。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是梁柳恽的名句。

唐人诗中习惯上以仙女作美女之代称,一般用来指JI或女道士。如施肩吾《赠仙子》,此仙子指JI,赵嘏有《赠女仙》,此女仙是指女道士。此词中的仙子大约是指汴京的一位JI,。

锦字是指窦滔、苏蕙夫妻故事,符秦时,滔得罪徙流沙,蕙作回文诗,织于锦上以寄,词甚凄惋。此典故见《晋书》

夜半乐 柳永

冻云黯淡天气,扁舟一叶,乘兴离江渚,渡万壑千岩,越溪深处。怒涛渐息,樵风乍起,更闻商旅相呼,片帆高举。泛画蠲、翩翩过南浦。

望中酒旆闪闪,一簇烟村,数行霜树。残日下、渔人鸣榔归去。败荷零落,衰杨掩岸,岸边两两三三,浣纱游女,避行客、含羞笑相语。

到此因念,绣阁轻抛,浪萍难驻。叹后约丁宁竟何据?惨离怀、空恨岁晚归期阻。凝泪眼、杳杳神京路。断鸿声远长天暮。

越溪明指是越地。万壑千岩出自《世说新语,言语篇》,顾长康赞会稽(今浙江绍兴)山川之美说: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

乘兴出自《世说新语,任诞篇》所载王子猷居山阴,雪夜乘小舟到剡县访戴安道,到了门外,又不进去看他,说:“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怒涛出自枚乘《七发》:有似勇壮之卒,突怒而无畏。

樵风出自《后汉书,郑弘传》注引《会稽记》所载郑弘从神人求得若耶溪的顺风为他采薪后后的运输提供方便的故事。郑弘早上出去砍柴,要坐船由南而北,晚上运柴回来,要由北而南,所以他要求神人若耶溪上赐“旦,南风,暮,北风”,果然如愿。故樵风有顺风之意。

这些典故都与越地有关。

南浦出自江淹〈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这词里写出一种微妙的情感,在杜牧〈南陵道中〉也可一见,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细袖凭江楼?

苏轼〈蝶恋花〉也可看到,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无情恼。

此时的柳永落魄江湖,但写此词时依旧从容不迫,情绪稳定。

卜算子慢 柳永

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楚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引疏堪、断续残阳里。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

脉脉人千里。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尽无言、谁会凭高意?纵写得、离肠万种,奈何云谁寄?

又是伤高怀远之作。

古代女子,每逢秋季,就用堪杵捣练,制寒衣以寄在外的征人。杜甫《捣衣》:亦知戌不返,秋至拭清堪。已近苦寒月,况经长别心。宁辞捣衣倦,一寄塞垣深。用尽闺中力,君听空外音。(堪应为石旁,可是打不出来,只好用土旁这堪。)

《秋兴》: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堪。

异乡的游子,每闻堪声就生旅愁。

脉脉来自《古诗十九首》;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两处风情,从脉脉来,万重烟水,从千里来。

望断翠峰十二,又用到高唐神女的典故。李商隐的《楚宫》:十二峰前落照微,高唐宫暗坐迷归。朝云暮雨长相接,犹自君王恨见稀。《深宫》:岂知为雨为云处,只有高唐十二峰。

归云是汉、晋人习用,如张衡《思玄赋》:凭归云而遐逝兮,夕余宿乎扶桑。潘岳《怀旧赋》:仰曦归云,俯镜流泉。

凭归云,是乘归去之云之意。

《宋四家词选》说此词是“一气转注,连翩而下”。给出了细致准确的判断。

安公子 柳永

远岸收残雨,雨残稍觉江天暮。拾翠汀洲人寂静,立双双鸥鹭,渔灯隐映蒹葭浦。停画桡、两两舟人语。道去程今夜,遥指前村烟树。

游宦成羁旅,短樯吟倚凝伫。万水千山迷远近,想乡关何处?自别后、风亭月榭孤欢聚。刚断肠、惹得离情苦。听杜宇声声,劝人不如归去。

这是柳永游宦他乡,春暮怀归之作。柳永似乎偏爱萧疏淡远的风景,所以,他最擅描写秋景。也许因为他长年落魄江湖,名利场中失意吧。

拾翠用杜甫的《秋兴》:佳人拾翠春相间。拾翠佳人,即在水边摘香草的少女,想想都觉得美。张先《木兰花》: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此意中有人的语笑。

迷远近是指目迷,也指心迷,崔灏《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与此意相同。

末两句,杜宇是无知之物,而能劝归,无情似有情;人不能归,杜宇不谅,依旧催劝,徒乱人意,则有情终似无情

卜算子慢 柳永

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楚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引疏堪、断续残阳里。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

脉脉人千里。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尽无言、谁会凭高意?纵写得、离肠万种,奈何云谁寄?

又是伤高怀远之作。

古代女子,每逢秋季,就用堪杵捣练,制寒衣以寄在外的征人。杜甫《捣衣》:亦知戌不返,秋至拭清堪。已近苦寒月,况经长别心。宁辞捣衣倦,一寄塞垣深。用尽闺中力,君听空外音。(堪应为石旁,可是打不出来,只好用土旁这堪。)

《秋兴》: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堪。

异乡的游子,每闻堪声就生旅愁。

脉脉来自《古诗十九首》;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两处风情,从脉脉来,万重烟水,从千里来。

望断翠峰十二,又用到高唐神女的典故。李商隐的《楚宫》:十二峰前落照微,高唐宫暗坐迷归。朝云暮雨长相接,犹自君王恨见稀。《深宫》:岂知为雨为云处,只有高唐十二峰。

归云是汉、晋人习用,如张衡《思玄赋》:凭归云而遐逝兮,夕余宿乎扶桑。潘岳《怀旧赋》:仰曦归云,俯镜流泉。

凭归云,是乘归去之云之意。

《宋四家词选》说此词是“一气转注,连翩而下”。给出了细致准确的判断。

八声甘州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凝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前首《安公子》写暮春,这首写暮秋。

《九歌,大司命》“使冻雨兮洒尘”,给柳永启发,使柳永写出洒江天。

苏轼一向看不起柳永,然而对“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却大加赞赏,认为“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

文人常用流水喻年华易逝,高蟾《秋日北固晚望》:何事满江惆怅水,年年无语向东流。应是此词所本。韩琮《暮春产水送别》: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宫阙古今情。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四五两句写出了千回百转的心思和四顾茫然的神态,表达出“归也未能归,住也如何处。”在归思和淹留之间矛盾着,柳永为何淹留,他在《戚氏》中给出了交代:未名未禄,绮陌红楼,往往经岁迁延。念利名、憔悴长萦绊。古时的读书人,没得功名前,得上京赶考,取得功名后,做了官,也要在他乡任职。长期考不取,或在京城住下,等待下届再考,或四处游谒地方长官,以谋衣食。

柳永自己思归,于是联想到家乡的妻子也在等待他。谢眺《之宣城郡出新浦向板桥》: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柳永便借用此语。温庭筠《梦江南》:梳妆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晕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州。

柳永体谅妻子的心情的写法,并非自柳永始,韦庄《浣溪纱》: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栏干,想君思我锦衾寒。更著名的是杜甫的《月夜》:今夜鹿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柳永在这里层次更多,更曲折变化。梁令娴《艺蘅馆词选》中有评此词,认为它的境界很象温庭筠《菩萨蛮》: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通篇结构严密,而又动荡开合,呼应灵活,首尾照应,如前人谈兵所云常山之蛇。

望海潮 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峰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经过八十多年的休养生息,北宋王朝此时到了仁宗时代,国家富庶、经济繁荣。柳永在这个时代,过着长期的市井生活,于是在词中会自然地写到这种景象。

罗大经《鹤林玉露》记载,这首词是柳永献给当时驻节杭州的两浙转运使孙何的。主要咏杭州湖山之美,市井之繁华。

千骑三句,是对孙何的称赞,成千的队马簇拥着高大的牙旗,只这一句,就写出了孙何的煊赫声势。

最后的异日两句,是对孙何的良好祝愿。凤池即凤凰池,唐宋时代中央政府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美称。宋代依旧中央集权,势内重外轻,词人祝愿孙何内调中央。但是,曾住过杭州的人,即使高升了,又如何舍得杭州呢?

蝶恋花 晏几道

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举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

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红烛处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晏几道是晏殊的儿子,虽然晏殊做过宰相,但晏几道因为如黄庭坚《小山词序》中所说:磊隗权奇,疏于顾忌;文章翰墨,自立规模。常欲轩轾人,而不受世之轻重。遂陆沉于下位。

晏几道嬉弄于乐府之余,便以流连歌酒自遣,感叹怀才不遇。日渐颓废,这是从信陵君以来,许多文人走过的老路。

晏几道晚年为自己的词集作序文,主题和这首词相近,《惜往日》:

始时,沈十二廉叔、陈十君宠家,有莲、鸿、频(有草字头,可惜打不出来)、云,品清讴娱客。每得一解,即以草授诸儿。吾三人持酒听之,为一笑乐。已而君宠疾废卧家,廉叔下世。昔之狂篇醉句,遂与两家歌儿酒使,俱流转于人间。追惟往昔过从饮酒之人,或垅木已长,或病不偶。考其篇中,所记悲欢、合离之事,如幻,如电,如昨梦、前尘,但能掩卷怃然,感光阴之易迁,叹境缘之无实也。

白居易《花非花》: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此处朝云是为南朝小乐府中所谓“夜度娘”一类人物而作。晏几道改为秋云,春梦秋云之聚散,乃指莲、鸿、频、云之始在沈、陈两家,后来流转人间,仍甚分明。其情事也包括沈、陈病。

末两句将一切归于红烛,红烛都要因我的凄凉意而动容。

杜牧《赠别》: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唐圭璋评:这首词,虚字尤其传神,如真、还、闲,用得自然又深刻。总是、空替两词则极尽概括。

临江仙 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频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楼台高锁,帘幕低垂是君宠疾废卧家,廉叔下世的情况。当时常在一起的朋友和小频等人,如今或生离,或别了。肯定有“其室则迩,其人甚远”之感慨。偶不知道陈病沈是否在同一年,但可推测这首词作于这些事发生之后的第二年春天。

这首词是晏几道最出名、最为人们传诵的篇章之一,“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又是这首词的精华所在。景极妍美,情极凄婉。谭献《复堂词话》评此二句是:名句,千古不能有二。

这样的两句却并非晏几道所作,而是他借来的。五代翁宏《春残》: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帷?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寓目魂将断,经年梦亦非。那堪向愁夕,萧飒暮蝉辉。

但这两句,在翁诗中却被埋没了。

晏殊的一首《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也非常有名,这本原是晏殊七言律师《元张寺丞、王校勘》的第三联。所以《四库提要》说晏殊;爱其造语之工,故不嫌复用。晏殊诗词的区别和优劣,颇有人谈到。如沈际飞云:无可奈何花落去,律诗俊语也,然自是天生一段词,著诗不得。张宗肃(有木旁)云:细玩无可奈何一联,情致缠绵,语调谐婉,的是倚声家语,若作七律,未免软弱。

初见,是第一印象,男女初见时,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如果运气好的话,完全可能一见钟情。晏几道和小频的初见看来非常美好,以至于现在还在念想。《西厢记》中对张生初见莺莺有大段描写,从“正撞著五百年前风流业冤”开始,反复形容,而以“你道是河中开府相公家,我道是南海水月观音现”结束。

末两句又收到见、别、忆了。李白《宫中行乐词》: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白居易《简简吟》:在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小频是家JI,属甲家,到乙家侑酒,晏罢,踏着月色而归。而今,明月仍在,人早就流散,不知所终了。

这词看来语言平淡,但情感蛮真挚,如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所说:

既闲婉,又沉着

鹧鸪天 晏几道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红照,犹恐相逢似梦中。

晏几道常写离别后的相思之苦,这首却写了和情人久别重逢之后的快乐。

三四句是晏几道的名字,这描绘歌舞盛况的七言对句,不仅工整、细致、美丽,并且极尽的生动准确。没有亲历过这种舞筵歌席的人大概写不来的。

扇,一般是歌JI的道具,那时的扇子是团扇,可用来遮脸障羞,又可将歌曲的名字写上备忘,为求其美观,也可以上面画花,本词便说的是桃花扇。

温庭筠的《菩萨蛮》: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凤。写美女簪花,花的芳香在头上扩散。此词写美女唱歌,歌的旋律在扇底回荡。

末两句写重逢犹如梦境,前人诗中这样的诗句不少,戴叔伦《江乡故人偶集客舍》: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便都不及杜甫的《羌村》: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末两句情景与杜诗最为接近,但杜作五古,风格浑朴,这两句动荡空灵,各有千秋。

刘体仁《七颂堂词译》曾举这两例,认为这也是“诗与词的分疆”。

浣溪沙 晏几道

日日双眉斗画长,行云飞絮共轻狂。不将心嫁冶游郎。

溅酒滴残歌扇字,弄花熏得舞衣香,一春弹泪说凄凉。

这里写歌女,首句从秦韬玉《贫女》“不把双眉斗画长”中来。

三句写此女子身不由己时,可以心由己。李商隐《无题》:寿阳宫主嫁时妆,八字宫眉捧额黄。见我佯羞频照影,不知身属冶游郎。李诗写一个上层女子的糊涂,晏词写一个下层女子的清醒。好象显出了卑贱者的聪明。

这位女子常在酒筵上劝酒唱歌,且陪着主人或者客人游赏园林,常徘徊花丛,弄玩花朵,使得舞衣也染上了香味。于良史《春山夜月》: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晏几道还有一首《蝶恋花》:笑艳秋莲生绿浦,红脸青腰,旧识凌波女。照影弄妆娇欲语。西风岂是繁华主? 可恨良辰天不与,才过斜阳,又是黄昏雨。朝落暮开空自许,竟无人解知心苦。

晏几道喜欢将自己喜欢的女子的名字嵌入词中:小频若解愁春暮;手拈香笺意小莲;小莲若解论心素。猜测此词为小莲而写,因可与本词合读。

芳心苦 贺铸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东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青玉案 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六洲歌头 贺铸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生同,一诺千金重。推翘勇,矜豪纵,轻盖拥,联飞鞚,斗城东。轰饮酒垆,春色浮寒瓮。吸海垂虹。闲呼鹰嗾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 乐匆匆。

似黄梁梦,辞丹凤;明月共,蒙孤篷。官冗从,怀倥偬,落尘笼,簿书丛。鹖弁如云众,共粗用,忽奇功。笳鼓动,渔阳弄,思悲翁,不请长缨,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目送

归鸿。

兰陵王 咏柳 周邦彦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高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折柳赠别,离情别意.每到春深时,锦官城的府南河堤的柳树翠得人心醉.可是,只能这样绿一季.

隋堤:隋炀帝所筑汴河之堤,是离开汴京的水路码头.

李商隐:人世前惟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为报行人休尽折,为留相送半迎归.

梨花点明时令,梨花开时,大多是清明前后.成都在春天有许多踏青的地方,龙泉看桃花,新津看梨花,满山都是花海,极尽绚烂.

旧俗有一个寒食节,在清明前一两天,禁火.朝廷于清明节取榆,柳之火赐近臣.

凤凰台上忆吹箫 李清照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念奴娇

李清照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点绛唇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春日,清晨,花园,秋千架,

一位不速之客闯进庭院,见是一翩翩少年,于是又害羞,又好奇.

少女怀春,真是美好时光.

玉楼春

欧阳修

樽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阳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刘禹锡<杨柳枝>:长安陌上无穷树,惟有垂杨管别离.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故人远去,依旧不愿新欢,尽管蛾眉奇绝.

任他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钗头凤》 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

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

怕人寻问,咽泪妆欢。 瞒!瞒!瞒!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