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分享 成语分享

三看白头两岸潮打一生肖是什么-三看指的是

tamoadmin 2024-10-24 人已围观

简介1.描写潮水的诗句有哪些 1) 惊涛来似雪,一座凌生寒。——出处:孟浩然《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 2) 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出处:北陈师道《十七日观潮》 3) 点点征帆都卸了,海门急鼓声初发。——出处:曹溶《满江红?钱塘观潮》 4) 弄涛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出处:潘阆《酒泉子》 5) 重到钱塘异昔时,潮头东击远洲移。——出处:张以宁《浙江亭沙涨十里》 6

三看白头两岸潮打一生肖是什么-三看指的是

1.描写潮水的诗句有哪些

1) 惊涛来似雪,一座凌生寒。——出处:孟浩然《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

2) 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出处:北陈师道《十七日观潮》

3) 点点征帆都卸了,海门急鼓声初发。——出处:曹溶《满江红?钱塘观潮》

4) 弄涛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出处:潘阆《酒泉子》

5) 重到钱塘异昔时,潮头东击远洲移。——出处:张以宁《浙江亭沙涨十里》

6)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出处:刘禹锡《杂曲歌辞?浪淘沙》

7) 须臾落日明江练,东逝滔滔泄尾闾。——出处:钱惟善《八月望日登江楼观潮》

8) 江水忽凝不敢东,海口哆张反西吐。——出处:阮元《月望后至海宁州登海塘观潮》

9) 吴越中分两岸开,怒涛千古响奔雷。——出处:明?方行《登子胥庙因观钱塘江潮》

10) 潮至千艘动,涛喧万鼓鸣。江翻晴雪卷,海涨石塘平。——出处:胡仲弓《钱塘江待潮》

11) 依旧群龙,怒卷银汉下天涯。雷驱电炽雄夸。——出处:赵鼎《望海潮》

12)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出处:苏轼《观浙江涛》

13) 涛来势转雄,猎猎驾长风。——出处:宋昱《樟亭观潮》

14) 一气连江色,寥寥万古清。——出处:杨蟠《钱塘江上》

15) 潮来江水黑,日出海门红。——出处: 朱继芳《钱塘江》

16) 巨浸东隅极,山吞大野平。——出处:贯休《秋过钱塘江》

17) 凌风添怒势,映日作虚明。——出处:释文珦《钱塘江潮》

18) 一声初转海门雷,万叠真如雪作堆。——出处:汤金钊《钱塘观潮》

19) 罗刹江声殷似雷,扁舟摇兀怒涛堆。——出处:王荫槐《晚渡钱塘江》

20) 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出处:《七绝?观潮》

21) 天边忽地起轻雷,日耀银戈战阵开。——出处:赵朴初《钱塘江观潮》

22) 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出处:潘阆《酒泉子?长忆观潮》

23) 海神东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出处:李白《横江词》

24) 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出处:李廊《忆钱塘》

25)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出处:刘禹锡《浪淘沙》

26) 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久来。——出处:王在晋《望江台》

27) 好是满江涵返照,水仙齐着淡红衫。——出处:李觏《忆钱塘江》

28) 红旗青盖互明末,黑沙白浪相吞屠。——出处:苏轼《观浙江涛》

29) 雷鼓远惊江怪蛰,雪车横驾海门高。——出处:刘黻《钱塘观潮》

30) 浙江悠悠海西绿,惊涛日夜两翻覆。——出处:徐凝《观浙江涛》

2.描写潮水的古诗诗句有哪些

1、光直下,蛟龙穴;声直上,蟾蜍窟。

《满江红·中秋夜潮》宋代:史达祖 万水归阴,故潮信盈虚因月。偏只到、凉秋半破,斗成双绝。

有物指磨金镜净,何人拏攫银河决?想子胥今夜见嫦娥,沉冤雪。光直下,蛟龙穴;声直上,蟾蜍窟。

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激气已能驱粉黛,举杯便可吞吴越。

待明朝说似与儿曹,心应折!释义:滔滔江河归大海,而海水的潮涨潮落,皆与月亮的圆缺有关。偏偏只等到,过了半个秋天的时候,拼成明亮的圆月和壮观的潮水。

这时,月亮好像经过什么人把表面重新揩磨以后,越发显得明亮澄圆。江潮到来就像银河被人挖开了一个决口那样,奔腾而下,想起冤的伍子胥便看看月宫中的嫦娥。

月光普泻,直照海底的蛟龙窟穴。潮声直展蟾蜍藏身的月官。

月夜太空素光皓洁,而浩瀚海面又白浪如雪,广阔天地间洁净澄澈,犹如用刷子刷洗了一般。一腔激气直冲云霄,似乎能驱走月中的粉黛。

他举杯酌酒,似乎一口气就能吞下吴越两国。若是明日把我今夜观潮所见之奇景与所生之豪情说与儿辈听听,那他们也会为之心胆惊裂啊!2、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

《与颜钱塘登障楼望潮作》唐代:孟浩然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宽。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

释义:江潮如雷,声震百里,隆隆滚过,手中的鸣琴呀,暂且停止了弹拨。府中的官员一个接一个骑马而出,观看潮水呀,早早地在江边等着。

阳光照射下,秋云仿佛格外高远,海水在天际浮动,显得特别宽阔。浪涛涌来,卷起了千堆万堆白雪,观潮的人啊,谁不感到寒气凛冽。

3、贪看白鹭横秋浦,不觉青林没晚潮。《澄迈驿通潮阁二首.其一》宋代:苏轼 倦客愁闻归路遥,眼明飞阁俯长桥。

贪看白鹭横秋浦,不觉青林没晚潮。释义:倦居他乡之人听到归乡之路遥远正怀着愁绪独自行走,突然发现眼前有一座高阁俯视着跨水长桥。

我的视线正迷恋地随着一队白鹭在秋浦上飞翔而移动,不知不觉中晚潮悄然而退,只剩一片青葱的树林渐入暮色之中。4、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春江花月夜》唐代: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释义: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了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荡漾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江水和天空变成了一种颜色没有一点微小的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悬挂。

江边上是什么人最初看见了月亮,江上的月亮又是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们?人生一代一代地无穷无尽,而江上的月亮一年一年地总是相似。不知道江上的月亮在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一直运输着流水。

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谁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舟在漂荡?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在离人的梳妆台。

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掉。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不能音信,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

鸿雁不停地飞翔而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月照江面鱼龙在水中跳跃激起阵阵波纹。昨天夜里梦见花落闲潭,可惜的是春天已过了一半自己却还不能回家。

江水带着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

不知道有几人能趁着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5、江神河伯两醯鸡,海若东来气吐霓。

《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宋代:苏轼 其一:定知玉兔十分圆,化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流向月中看。

其二:万人鼓噪慑吴侬,犹似浮江老阿童。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花中。

其三:江边身世两悠悠,久与沧波共白头。造物亦知人易老,故叫江水向西流。

其四:吴儿生长狎涛渊,冒利轻生不自怜。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

其五:江神河伯两醯鸡,海若东来气吐霓。安得夫差水犀手,三千强弩射潮低。

释义:其一:准知道今晚的月亮十分团圆,江潮欲来秋风已带着九月的清寒。寄语九重天门请不要上锁,我要留住月色把夜潮观看。

其二:江潮如万军击鼓呼叫,壮大的声威使吴人震恐惊吓,就好像当年王濬率领着水兵顺流东下。要知道潮头。

3.关于钱塘江大潮的诗句

关于钱塘江大潮的诗句有:

1、海神东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江八月何如此,涛如连山喷雪来。

出处:《横江词》 作者:李白

2、涛来势转雄,猎猎驾长风。雷震云霓里,山飞霜雪中。

出处:《樟亭观潮》 作者:宋昱

3、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人山纷赞阵容阔,铁马从容杀敌回。

出处:《七绝·观潮》 作者:

4、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红旗青盖互明末,黑沙白浪相吞屠。人生会合古难必,此情此景那两得。愿君闻此添蜡烛,门外白袍如立鹄。

出处:《观浙江涛》 作者:苏轼

5、怒声汹汹势悠悠,罗刹江边地欲浮。漫道往来存大信,也知反覆向平流。任抛巨浸疑无底,猛过西陵只有头。至竟朝昏谁主掌,好骑赪鲤问阳侯。

出处:《钱塘江潮》 作者:罗隐

6、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出处:《浪淘沙》 作者:刘禹锡

7、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照日秋空迥,浮天渤解宽。惊涛来似雪,一座凌生寒。

出处:《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 作者:孟浩然

4.有关潮的诗句

唐代刘禹锡的《金陵五题·石头城》是关于潮的诗句。

出处《金陵五题·石头城》——唐代: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译文城的东、南、西三面,依旧绵亘着高低起伏的群山,它那虎踞龙盘的姿态并未改变;北面的江潮,依旧拍打着城根,而后带着寂寞的心情退回。那声音仿佛在叹息,昔日的繁华已经化为乌有。从秦淮河东边升起的,还是过去那轮月亮。见证历史过后,在夜深人静之际,又心恋恋地爬过凹凸的城墙,小心翼翼来窥探着什么。

扩展资料

1、《金陵五题·石头城》创作背景

这首诗当作于公元826年(唐敬宗宝历二年),组诗中的第一首。刘禹锡写作这首诗时,大唐帝国已日趋衰败。所以,他写这首诗的主旨,仍然是讽喻现实,即借六朝的灭亡,来抒发国运衰微的感叹,希望当时的统治者,能以前车之覆为鉴。

2、《金陵五题·石头城》鉴赏

这首诗咏怀石头城,表面看句句写景,实际上句句抒情。诗人写了山、水、明月和城墙等荒凉景色,写景之中,深寓著诗人对六朝兴亡和人事变迁的慨叹,悲凉之气笼罩全诗。

诗人在朝廷昏暗、权贵荒*、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危机四伏的中唐时期,写下这首怀古之作,慨叹六朝之兴亡,显然是寓有引古鉴今的现实意义的。江城涛声依旧在,繁华世事不复再。诗人怀古抒情,希望君主能以前车之覆为鉴。

5.有关潮水的诗句都有什么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春江花月夜》) 春潮带雨晚来急,夜渡无人舟自横。(《滁州西涧》) 三江潮水急,五湖风浪涌。

(《长干行》) 渔家在江口,潮水入柴扉。(《夜到渔家》) 金陵路、莺吟燕舞,算潮水知人最苦。

(《杏花天影》) 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寄韩潮州愈》) 可以参考这个网站 /asp/index.asp 诗词收录很丰富。

观炎气之相仍兮,窥烟液之所积; 悲霜雪之俱下席,听潮水之相击。(《九章之九:悲回风》) 醉吟挥弄清潮水,谁信従前戒律人。

潮水河分港,南风雨暗村。 三更潮水掀柁楼,苍茫起坐拥黄紬。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洁野凝晨曜,装墀带夕晖。

集条分树玉,拂浪影泉玑。

6.关于潮的诗句

杂曲歌辞·浪淘沙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钱塘江潮罗隐 怒声汹汹势悠悠,罗刹江边地欲浮。

漫道往来存大信,也知反覆向平流。 任抛巨浸疑无底,猛过西陵只有头。

至竟朝昏谁主掌,好骑赪鲤问阳侯。 秋过钱塘江贯休 巨浸东隅极,山吞大野平。

因知吴相恨,不尽海涛声。 黑气腾蛟窟,秋云入战城。

游人千万里,过此白髭生。 钱塘江待潮 全宋诗-胡仲弓 潮至千艘动,涛喧万鼓鸣。

江翻晴雪卷,海涨石塘平。 帆影林端见,波光屋上明。

青山自吴越,相峙两含情。 钱塘观潮 全宋诗-刘黻 此是东南形胜地,子胥祠下步周遭。

不知几点英雄泪,翻作千年愤怒涛。 雷鼓远惊江怪蛰,雪车横驾海门高。

吴儿视命轻犹叶,争舞潮头意气豪。 泉子(十之十) 潘阆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

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涛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

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望海潮(八月十五日钱塘观潮)赵鼎 双峰遥促,回波奔注,茫茫溅雨飞沙。霜凉剑戈,风生阵马,如闻万鼓齐挝。

儿戏笑夫差。谩水犀强弩,一战鱼虾。

依旧群龙,怒卷银汉下天涯。 雷驱电炽雄夸。

似云垂鹏背,雪喷鲸牙。须臾变灭,天容水色,琼田万顷无瑕。

俗眼但惊嗟。试望中仿佛,三岛烟霞。

旧隐依然,几时归去泛灵槎。 明 张田一首 潮去潮来春复秋,钱塘江水通湖头。

愿郎也似江潮水,暮去朝来不断流。 登子胥庙因观钱塘江潮明 方行 吴越中分两岸开,怒涛千古响奔雷。

子胥不作忠臣,勾践终非霸主材。 岁月消磨人自老,江山壮丽我重来。

鸱夷铁箭俱安在,目断洪波万里回。 月望后至海宁州登海塘观潮清 阮元 钱塘江潮秋最巨,未抵盐官十之五。

我来盐官塘上立,月初生霸日蹉午。江水忽凝不敢东,海口哆张反西吐。

潮不推行直上飞,水不平流自僵竖。海若凭陵日再怒,地中回振千雷鼓。

马衔高坐蛟鼍舞,拔箭倒发钱王弩。须臾直撼塘根去,摇动千人万人股。

如卷黑云旋风雨,如骋阵马斗貔虎。如阴阳炭海底煮,如决瓠子不能御。

三千水击徙沧溟,十二城堕倒天柱。气欲平吞于越天,势将一洗余杭土。

吁嗟乎,地缺难得娲皇补,大功未毕悲神禹。此是东南不足处,岂为区区文与伍。

沧海桑田隔一堤,鱼龙黧首相邻处。我皇功德及环瀛,亲筑长防俾安堵。

全用金钱叠作塘,不使苍生沐咸卤。迩来龛赭涨横沙,却指尖山作门户。

雁齿长桩十万行,鱼鳞巨石三层础。王充论前有古迹,枚乘发后无奇语。

吁嗟乎,此塘此潮共千古,词人心乐帝心苦。 晚渡钱塘江清 王荫槐 罗刹江声殷似雷,扁舟摇兀怒涛堆。

身从大地孤鸥泛,潮挟群山万马来。南渡衣冠秋草寂,西陵鼓角夕阳哀。

古怀牢落真无懒,呼取余杭酒一杯。 钱塘观潮清 汤金钊 一声初转海门雷,万叠真如雪作堆。

盛气已吞文种墓,余波犹上子陵台。底教金寇全师去,合借钱王射手来。

欲写壮观愁笔弱,银山饱看只空回。 钱塘观潮清 林以宁 气以三秋肃,江因九折名。

海门环凤阙,半曜拱神京。舟楫三都会,鱼盐百货盈。

凉飙随舵发,新月傍船行。共指潮生候,争看雾气横。

篙师屏息待,渔子放舟迎。海外千山合,江边万谷鸣。

蜃楼惊变幻,鲛室忽晶莹。鱼沫翻珠佩,腥涎喷水精。

玉山高作垒,雪浪俨如城。似有冯夷鼓,长驱掉尾鲸。

前茅从赤鲤,后队亦青旌。自可吞溟渤,何烦洗甲兵。

蛟宫图广袤,蚁垤敢争衡。久欲寻天汉,频思访玉清。

乘槎常不达,浮海竟无成。近睹三江险,方知六宇平。

奇观书短韵,尺幅海涛生。 k6olove 2009-1-3 18:34:09 125.33.247.* 举报 宋代大文豪苏轼就写过“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北宋诗人王师道所写赞美钱塘江潮的诗句《十七日观潮》也一直被人们传颂着:“漫漫平沙走白虹,瑶台失手玉杯空。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清。”这是唐代王维咏潮的诗句。

它的大意是:夕阳西下了,晚潮涌来,江水猛涨,碧水和蓝天连成一片,好像春色充塞着天地。既写了海潮的巨大气势,又写了它特殊的壮观美。

更多的还有 范仲淹: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 杜甫:天地黯惨忽异色,波涛万顷堆琉璃。

王在晋《望江台》: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来。 李廓《忆钱塘》: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

刘禹锡《浪淘沙》: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孟浩然《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空迥,浮天渤解宽。惊涛来似雪,一座凌生寒。

李白《横江词》:海神东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江八月何如此,涛如连山喷雪来。

白居易《潮》:早潮才落晚潮来,一月周流六十回。不独光阴朝复暮,杭州老去被潮催。

徐凝《观浙江涛》:浙江悠悠海西绿,惊涛日夜两翻覆。钱塘郭里看潮人,直至白头看不足。

苏轼《观浙江涛》: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

红旗青盖互明末,黑沙白浪相吞屠。人生会合古难必,此情此景那两得。

愿君闻此添蜡烛,门外白袍如立鹄。 杨万里《浙江观潮》:“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

7.关于潮水的诗句

八月十五日看潮 宋·苏 轼 定知玉免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

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万人鼓噪慑吴侬,犹似浮江老阿童。

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花中。江边身世两悠悠,久与沧波共白头。

造物亦知人易老,故教江水更西流。吴儿生长狎涛渊,冒利轻生不自怜;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

江神河伯两醯鸡,海若东来气吐霓;安得夫差水犀手,三千强驽身潮低。观潮 送刘监至江上作 宋·陆 游 江平无风面如镜,日午楼船帆影正。

忽看千尺涌涛头,颇动老子乘桴兴。涛头汹汹雪山倾,江流却作镜面平。

向来壮观虽一快,不如帆映青山行。嗟余往来不知数,惯见买符官发渡。

云根小筑幸可归,勿为浮名老行路。绍圣二年八月十八观潮浙江亭 宋·米 芾 怒势豪声迸海门,舟人传是子胥魂。

天排云阵千雷震,地卷银山万马奔。高与月轮参朔望,信如壶漏报朝昏。

吴争越战成何事,一曲渔歌过远村。钱塘江潮 唐·罗 隐 怒声汹汹势悠悠,罗刹江边地欲浮。

漫道往来存大信,也知翻覆向平流。狂抛巨浸疑倾底,猛过西陵似有头。

至竟朝昏谁主掌,好骑 尾问阳侯。绍圣二年八月十八观潮浙江亭 宋·米 芾 怒势豪声迸海门,舟人传是子胥魂。

天排云阵千雷震,地卷银山万马奔。高与月轮参朔望,信如壶漏报朝昏。

吴争越战成何事,一曲渔歌过远村。浪 淘 沙 唐·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观潮 明·徐 渭 鱼鳞金甲屯牙帐,翻身却指潮头上。

秋风吹雪下江门,万里琼花卷阵浪。传道吴王渡越时,三千强弩射潮低。

今朝筵上看传令,暂放胥涛掣水犀。潮 唐·白居易 早潮才落晚潮来,一月周流六十回。

不独光阴朝复暮,杭州老去被潮催。十七日观潮 宋·陈师道 漫漫平沙走白虹,瑶台失手玉杯空。

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潮头初出海门山,千里平沙转面间。

犹有江神怜北客,欲将奇观破衰颜。七绝 观 潮 (1957年9月) 现代· 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

人山纷赞阵容阔,铁马从容杀敌回。以下是词 南歌子 八月十八日观潮 宋·苏 轼 海上乘槎侣,仙人萼绿华。

飞升元不用丹砂,住在潮头来处渺天涯。雷辊夫差国,云翻海若海。

坐中安得弄琴牙,写取馀声归向水仙夸。苒苒中秋过,萧萧两鬓华。

寓身此世一尘沙。笑看潮来潮去了生涯。

方士三山路,渔人一叶家。早知身世两聱牙。

好伴骑鲸公子赋雄夸。摸鱼儿 观潮上叶丞相 宋·辛弃疾 望飞来,半空鸥鹭,须臾动地鼙鼓。

截江组练驱山去,鏖战未收貔虎。朝又暮。

悄惯得,吴儿不怕蛟龙怒,风波平步。看红旆惊飞,跳鱼直上,蹙踏浪花舞。

凭谁问,万里长鲸吞吐,人间儿戏干弩。滔天力倦知何事,白马素车东去。

堪恨处:人道是,属镂怨愤终千古。功名自误。

谩教得陶朱,五湖西子,一舸弄烟雨。满江红 中秋夜潮 宋·史达祖 万水归阴,故潮信、盈虚因月。

偏只到、凉秋半破,斗成双绝。有物揩磨金镜净,何人拿攫银河决。

想子胥,今夜见嫦娥,沉冤雪。光直下,蛟龙穴;声直上,蟾蜍窟。

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激气已能驱粉黛,举杯便可吞吴越。

待明朝、说似众儿曹,心应折。瑞鹧鸪*观 潮 宋·苏 轼 碧山影里小红旗,侬是江南踏浪儿。

拍手欲嘲山简醉,齐声争唱浪婆词。西兴渡口帆初落,渔浦山头日未欹。

侬欲送潮歌底曲?尊前还唱使君诗。谒金门*吴山观潮 宋·周 密 天水碧,染就一江春色。

鳌戴雪山龙起蛰,快风吹海立。数点烟鬟青滴,一杼霞绡红湿。

白鸟明边帆影直,隔江闻夜笛。望海潮 八月十五日钱塘观潮 宋·赵 鼎:双峰还促,回波奔注,茫茫溅雨飞沙。

霜凛剑戈,风生阵马,如闻万鼓齐挝。儿戏笑夫差,谩水犀强弩,一战鱼虾。

依旧群龙、怒卷银汉下天涯。雷驱电炽雄夸。

似云垂鹏背,雪喷鲸牙。须臾变灭,天容水色,琼田万顷无瑕。

俗眼但惊嗟。试望中仿佛,三岛烟霞。

旧隐依然,几时归去泛灵槎。满江红*钱塘观潮 清·朱彝尊 罗刹江空,设险有海门双阙。

日未午,樟亭一望,树多於发。乍见云涛银屋涌,俄顷地轴轰雷发。

算阴阳呼吸本天然,分吴越。遗庙古,馀霜雪;残碑在,无年月。

迓扬波重水,后先奇绝。齐向属镂锋下,英魂毅魄难消歇。

趁高秋、白马素车来,同弭节。蝶 恋 花*近代·王国维:辛苦钱塘江上水,日日西流、日日东趋海。

终古越山 洞里,可能消得英雄气?说与江潮应不至,潮落潮生,几换人间世。千载荒台麋鹿,灵胥抱愤终何是!虞 美 人*近代·王国维:杜鹃千里啼春晚,故国春心断。

海门空阔月皑皑,依旧白马素车夜潮来。山川城郭都非故,恩怨须臾误。

人间孤愤最难平,消得几回潮落又潮生。

天下奇观海宁潮

1. 浙江之潮的古文意思

释义:

钱塘江的大潮,是天下雄伟的景象。从农历八月十六日到十八日是最盛的时候。当潮远远地从浙江入海口涌起的时候,看上去几乎只有一条横画的银白色的线粗细。

不久,潮水渐渐近了,就像玉城雪岭一般的潮水连天涌来,声音大得像雷霆万钧,震撼天地,激扬喷薄,吞没天空,冲荡太阳,来势极其雄伟豪壮。杨万里的诗中说的“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描写的就是这样的景象。

每年农历八月,数百条战船分列两岸;然后演习五阵的阵势,忽而疾驶,忽而腾起,忽而分,忽而合,极尽种种变化,同时有在水面上乘马、舞旗、举枪、挥刀的人,好像踩在平地上一样。

忽然**的烟雾四面腾空而起,只听得水爆的轰鸣声,声音如同山塌了一样。等到烟雾消散,水面又恢复了平静,却连一条船的踪迹也没有了,只剩下被火烧毁的“敌船”,随着波浪流走了。

原文: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出处:出自南宋周密的《观潮》。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浙江(即钱塘江)之潮,奔腾冲激,声撼地轴,叹为观止者由来已久。《庄子·外物》篇讲到任公子“蹲乎会稽,投竿东海”,“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鬼神,惮赫千里”,指的也许就是浙江怒潮。

《史记·秦始皇本纪》也有始皇三十七年“临浙江,水波恶,乃西百二十里从狭中渡”的记载。自宋以来,以浙江观潮为题材的诗文,为数不少。《观潮》此篇就是周密在《武林旧事》关于浙江观潮的笔记。

周密生当宋元易代之际,《武林旧事》成书于宋亡之后。作者在《自序》中写道:“及时移物换,忧患飘零,追想昔游殆如梦寐,而感慨系之矣。清人鲍廷博说:“《自序》一篇,声情绵邈,凄然有故国旧君之思,不仅流连今昔而已”。《观潮》此篇也反映南宋小朝廷文恬武嬉、苟且偷安生活的一个侧影。

2. 关于 << 观潮>>文言文的知识

《观潮》作者周密,南宋词人,其词格律严谨,与文英(梦窗)并称“二窗”(周密号草窗),且能诗善文,著述颇丰。《观潮》是他的一篇精彩灵动的美文。

“风正一帆悬”出自王湾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积雪已慢慢融化,因汇集了千山万壑雪化之水,长江的水量逐渐大了起来,江面因之愈发宽广,再加上江水中央一片船帆高高挂起,使得长江两岸的距离愈显阔大。渐渐上涨的江水与恰到好处的正风吹拂二者相合,才有这“风正一帆悬”,勾勒出壮美的大江行船图。

“春江潮水连海平”出自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江潮连海,月共潮生。这里的“海”是虚指。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一个“生”字,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泼的生命。

“野渡无人舟自横”出自韦应物《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是说:傍晚下雨潮水涨得更急,郊野的渡口没有行人,一只渡船横泊河里。这雨中渡口扁舟闲横的画面,蕴含着诗人对自己无所作为的忧伤,引人思索。

漫漫平沙走白虹,瑶台失手玉杯空。

“晴天摇动清江底”出自陈师道《十七日观潮》

“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以倒映在钱塘江中的“晴天”与“晚日”来续写江潮。这里,诗人不明言江潮波浪起伏、汹涌澎湃,而写明朗的天空和灿烂的夕阳映在江水中的倒影,一在摆来荡去,一在时浮时沉,仿佛是江潮在摇动蓝天、浮沉夕阳,形象生动,尤其是“摇动”、“浮沉”诸语下得相当精妙,使整个画面动了,活了。

3. 关于钱塘江大潮的古文,除了《观潮》,拜托啦

1、重到钱塘异昔时,潮头东击远洲移。人间莫往三千岁,沧海桑田几许悲。——[元]张以宁《浙江亭沙涨十里》

2、浙江悠悠海西绿,惊涛日夜两翻覆。钱塘郭里看潮人,直至白头看不足。──徐凝《观浙江涛》

3、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 ——李廊《忆钱塘》

4、天边忽地起轻雷,日耀银戈战阵开。二十万人争一瞬,群龙腾跃怒潮来。——《钱塘江观潮》赵朴初

5、涛来势转雄,猎猎驾长风。雷震云霓里,山飞霜雪中。——[唐]宋昱《樟亭观潮》

6、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yu台。人山纷赞阵容阔,铁马从容杀敌回。——《七绝·观潮》

7、怒声汹汹势悠悠,罗刹江边地欲浮。 漫道往来存大信,也知反覆向平流。 任抛巨浸疑无底,猛过西陵只有头。 至竟朝昏谁主掌,好骑赪鲤问阳侯。——《钱塘江潮》罗隐

8、漫漫平沙走白虹,瑶台失手玉杯空。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王师道《十七日观潮》

9、浪涌蓬莱,高飞撼、宋家宫阙。谁荡激,灵胥一怒,惹冠冲发。点点征帆都卸了,海门急鼓声初发。似万群风马骤银鞍,争超越。——《满江红·钱塘观潮》清·曹溶

10、海神东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江八月何如此,涛如连山喷雪来。──李白《横江词》

11、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来。──王在晋《望江台》

12、顾兔盈虚端不爽,神龙变化竟何如。须臾落日明江练,东逝滔滔泄尾闾。——[元]钱惟善《八月望日登江楼观潮》

13、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照日秋空迥,浮天渤解宽。惊涛来似雪,一座凌生寒。──孟浩然《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

14、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刘禹锡《浪淘沙》

15、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红旗青盖互明末,黑沙白浪相吞屠。人生会合古难必,此情此景那两得。愿君闻此添蜡烛,门外白袍如立鹄。──苏轼《观浙江涛》

4. 谁知道 有关 观潮 这篇古文的 练习题 啊 要答案 谢谢

一、熟读课文,并将第三段译成现代汉语。

设题意图:熟读课文是为了培养语感,使学生进一步熟悉课文,领略钱塘江潮的雄伟景象和弄潮的民俗。第三段描写了弄潮儿高超的技巧,写得简练又精彩。

在翻译的过程中,不一定要对译,可以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适当润色,争取用现代汉语表现出弄潮儿的风采,译文也不要强求一致。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

1.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2.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3.倏而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4.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5.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6.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设题意图是使学生积累文言词语,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记住它们的意义。1.既望:农历十六。

2.方:当……时。3.倏而:突然;略:一点点。

4.逝:去,往。5.文:画着文采。

6.溯迎:逆流迎着潮水;出没:健儿在水中忽隐忽现。三、把下面这首宋词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酒泉子潘阆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潮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设题意图:这首词同课文的题材一致,本题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想像、联想,参照课文中的有关描写,将词中描写的内容展开,不限字数。词的上阕写观潮,下阕写弄潮儿的表演。

写观潮,写到了人群涌动的盛况和潮水汹涌的气势;写弄潮儿的表演,写到了他们高超的技艺和观潮人的感受。所以在改写时,可以选取第一人称的视角,抓住观潮人、潮水、弄潮儿、自己的感受四点来写,重点要放在潮水和弄潮儿上面。

补充注释潘阆宋人,生年不详,卒于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字逍遥,大名(今属河北省)人。

曾在洛阳卖药,北宋太宗至道元年(995年),以能诗受荐举。自制《忆余杭》多首,一时盛传,曾得苏东坡的欣赏,把它写在玉屏风上,石曼卿还使人照词意作过画。

《酒泉子》原词共十首,都是对杭州名胜的回忆。它们和唐五代词人所填的《酒泉子》不同,是潘阆的自制曲。

钱塘,今杭州市。万面鼓声中江潮来时,潮声像万面金鼓,一时齐发,声势震人。

弄潮儿指钱塘江畔观潮时踏潮献技的人,他们都年轻力壮,善于泅水。

5. 与江南有关的小古文

忆江南 唐·皇甫松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

江南好/忆江南 宋·赵师侠

天共水,水远与天连.天净水平寒月漾,水光月色两相兼.月映水中天.

人与景,人景古难全.景若佳时心自快,心远乐处景应妍.休与俗人言.

望江南 宋·朱敦儒

炎昼永,初夜月侵床.露卧一丛莲叶畔,芙蓉香细水风凉.枕上是仙乡.

忆江南 唐·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江南柳 宋·张先

隋堤远,波急路尘轻.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何况自关情?

斜照后,新月上西城.城上楼高重倚望,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

望江南/忆江南 宋·王琪

江南岸,云树半晴阴.帆去帆来天亦老,潮生潮落日还沈.南北别离心.

兴废事,千古一沾襟.山下孤烟渔市晓,柳边疏雨酒家深.行客莫登临.

江南草,如种复如描.深映落花莺舌乱,绿迷南浦客魂消.日日斗青袍.

风欲转,柔态不胜娇.远翠天涯经夜雨,冷痕沙上带昏潮.谁梦与兰苕.

江南水,江路转平沙.雨霁高烟收素练,风晴细浪吐寒花.迢递送星槎.

名利客,飘泊未还家.西塞山前渔唱远,洞庭波上雁行斜.征棹宿天涯.

江南燕,轻扬绣帘风.二月池塘新社过,六朝宫殿旧巢空.颉颃恣西东.

王谢宅,曾入绮堂中.烟径掠花飞远远,晓窗惊梦语匆匆.偏占杏园红.

江南月,清夜满西楼.云落开时冰吐鉴,浪花深处玉沈钩.圆缺几时休.

星汉迥,风露入新秋.丹桂不知摇落恨,素娥应信别离愁.天上共悠悠.

江南酒,何处味偏浓.醉卧春风深巷里,晓寻香旆小桥东.竹叶满金锺.

檀板醉,人面粉生红.青杏黄梅朱阁上,鲥鱼苦笋玉盘中.酩酊任愁攻.

江南雪,轻素剪云端.琼树忽惊春意早,梅花偏觉晓香寒.冷影褫清欢.

蟾玉迥,清夜好重看.谢女联诗衾翠幕,子猷乘兴泛平澜.空惜舞英残.

江南雨,风送满长川.碧瓦烟昏沈柳岸,红绡香润入梅天.飘洒正潇然.

朝与暮,长在楚峰前.寒夜愁敧金带枕,暮江深闭木兰船.烟浪远相连.

江南竹,清润绝纤埃.深径欲留双凤宿, *** 偏映小桃开.风月影徘徊.

寒玉瘦,霜霰信相催.粉泪空流妆点在,羊车曾傍翠枝来.龙笛莫轻裁.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题觉海寺 宋·黄庭坚

炉烟郁郁水沉犀,木绕禅床竹绕溪.一暇秋蝉思高柳,夕阳原在竹荫西.

江南好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6. 求 跟观潮有关的诗句

杭州观潮

唐姚合

楼有章亭号,涛来自古今。势连沧海阔,色比白云深。

怒雪驱寒气,狂雷散大音。浪高风更起,波急石难沈。

鸟惧多遥过,龙惊不敢吟。坳如开 *** ,危似走琼岑。

但褫千人魄,那知伍相心。岸摧连古道,洲涨踣丛林。

跳沫山皆湿,当江日半阴。天然与禹凿,此理遣谁寻。

钱塘江潮

唐罗隐

怒声汹汹势悠悠,罗刹江边地欲浮。

漫道往来存大信,也知反覆向平流。

任抛巨浸疑无底,猛过西陵只有头。

至竟朝昏谁主掌,好骑赪鲤问阳侯。

观浙江涛

唐徐凝

浙江悠悠海西绿,惊涛日夜两翻覆。

钱塘郭里看潮人,直至白头看不足。

钱塘江潮

唐罗隐

怒声汹汹势悠悠,罗刹江边地欲浮。

漫道往来存大信,也知反覆向平流。

任抛巨浸疑无底,猛过西陵只有头。

至竟朝昏谁主掌,好骑赪鲤问阳侯。

关于钱塘江的诗句简单

海宁潮又名钱江潮,始于汉魏,盛于唐代,南宋时尤甚,历经2000多年。南宋定于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潮神生日),在钱塘江上检阅水师,以后相沿成习,把这一天作为观潮节。

据周密武林旧事所载:“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至十八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又据钱塘候潮图载:“八月十八日独大,远观数百里,如素练横江,稍见潮头高数丈,卷云堆雪,混混沌沌,声如雷鼓犹不足以形容之”。

海宁潮的传说(一)扬波雪愤

相传二千多年前吴越争霸时,先是吴国打败越国。越王勾践请和,大夫伍子胥劝吴王杀之以绝后患,但吴王夫差听信太宰嚭的谗言,意然对子胥“赐剑自裁”!子胥临终戒其 子曰:扶吾目悬于东门(一说南门),以观越兵来伐吴;以鮧鱼皮裹吾尸,投于江中,吾当朝暮来潮,以观吴之败。

九年以后,越王勾践按照大夫文种的计谋,果然灭了吴国,但越王同样听信谗言,成功之文种举剑自刎!

两位功高震主的权相,或忠言逆耳,或君臣难共安乐。前者于吴而浮于江,吴人怜之,立祠于江上,名日胥山;文种忠于越而服剑于山阴,越人哀之,葬于重山(一作西山),文种既葬一年,子胥从海上负种俱去,游夫江海,故潮水之前扬波者为伍子胥,后重水者为文种。每逢八月十八,一对忠魂乘着素车白马,站立潮头之上,为复仇而怒吼奔腾,形成惊心动魄的钱塘潮,谓之“扬波雪愤” 。

海宁潮传说(二)钱王射潮

由于人民赞扬五代时吴越王钱镠(852~932),建成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海塘工程(底宽18米,高约6米)ー-“钱氏捍海塘”的不朽功绩,又传说:武肃王于梁开平四年(910)八月筑捍海塘,以怒潮急湍,版筑不就。表告于天云,“愿退一两月之怒涛以建百年之厚业”:祷胥山祠云,“愿息忠愤之气,暂收汹涌之潮”;函诗一章置海门云,“传语龙王并水府,钱塘借与筑钱城”。因采山阴之竹,造箭三千只,羽簇俱备,募强弩五百以射涛头,人用六矢,每潮一至射以一矢,潮乃退钱塘,东趋金陵。余箭埋于候潮通江门,谓之“钱王射潮”。

八堡--碰头潮

八堡位于盐官镇东7公里,乃海宁另观潮佳处。八堡、附近江道由于长期的泥沙淤积,在江中形成一沙洲,将从杭州湾传来的潮波分成两股,两股潮头在绕过沙洲后,呈弧形前进。至大缺口、八堡一带,推进较快的南潮扑向南岸为海塘所挡,又横江翻腾,涌而向北;东潮则沿北塘前进,掀起塘根污泥而搅成黑黄浊浪,滚滚向西。

北来的南潮与西进的东潮很快接近,交叉相碰,呈现出“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的壮观景象。两股潮在相碰的瞬间,激起一股水柱,高达数丈,浪花飞溅,惊心动魄。待到水柱落回江面,两股朝头已经呈十字形展现在江面上,并迅速向西奔驰同时交点像雪崩似的迅速朝北转移,蔚为壮观,俗称碰头潮(交叉潮)。如今交叉潮形成点在大缺口以东江面上。

(图来自网络)

盐官--宝塔一线潮

盐官镇是海宁著名的观潮地,尤以一线潮景闻名遐迩。大潮在交叉潮后继续往西行进,因为整个河床两岸收缩,到盐官附近,两股潮并到了一起,大自然的伟力造就了这荡气回肠的一线潮。

潮头初临时,江面闪现出一条白练,犹如“素练横江,漫漫平沙起白虹”,伴之以隆隆的声响,潮头由远而近,飞驰而来,潮头推拥,鸣声如雷。顷刻间,涌潮来到眼前,白线变成了一堵水墙,逐渐升高,喷珠溅玉,有万马奔腾之势,雷霆万钧之力,势不可挡。

清末民初管元耀《海昌胜迹志》云:“海宁之潮,世共称之,盖海宁城东银涛滚滚整齐而来,历城西不数里即参差不齐矣。……每当中秋大汛,中外人士咸来观瞻。”由于潮头在到达占鳌塔附近时最为整齐,故俗称“海宁宝塔一线潮”。

盐仓--回头潮

大潮再向西行,就来到盐官镇以西12公里 的老盐仓。这里有一道高9米、长650米的“丁字坝”直插江心,宛如一只力挽狂澜的巨臂。咆哮而来的潮水遇到障碍后被反射折回,在那里猛烈撞击对面的堤坝,然后以泰山压顶之势翻卷回头,落到西进的急流上,形成一排“雪山”,风驰电掣地向东回奔,如蛟龙脱锁,怒吼回首,潮头突兀竖起,返身扑向十八层石阶的鱼鳞石塘,霎时扬起银色暴雨,冲向天际,煞是惊险。

早潮才落晚潮来,一月周流六十回 ”。钱塘潮一日两次,白天称潮,夜间称汐,中间间隔12小时,农历初一、十五子午潮,半月循环一周。三个景点昼观潮夜赏汐,各具特色。尤在月夜,月影银涛,光摇喷雪,月亮在海中随浪飘摇,更是一番奇景。

(图来自盐官 旅游 )

涌潮的成因在古代有不少论述,东汉哲学家王充在《论衡》作了“涛之起也,随月盛衰,大小满损不齐同”的论断。并指出钱江大潮的形成,是因“江口殆小浅狭,水激沸起”。

北宋科学家燕肃著有《海潮论》首次提出“钱塘江中有一条积沙,增加了浙水推进的阻力,前潮未退,后潮又至,相叠为涌潮”。

清《两浙海塘通志》“海水昼夜两潮多暗长,浙属之嘉、宁、温、台各郡类然。独海宁之尖山与南岸绍兴诸山一束,激起潮头,雪浪银涛,排墙而进,出龛赭二山,又加一束,而钱塘之潮遂为巨观。”

现代研究表明潮汐是由于太阳和月球的引力作用下,形成海水周期性的涨落现象。一般每日涨落两次,太阳和月球对地球的引潮力,是指太阳和月球对地球上单位质量物体的引力,以及地球旋转时产生的惯性离心力,这两种力组成的合力导致的。凡东西向入海河流的河口都有可能出现涌潮。

海宁潮奇特之处在于钱塘江口独具的地理条件非同一般。首先,钱塘江处于北纬30°附近的低纬度地带,受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较强;其次是由太平洋西北传来的潮流,一股转入南海,一股转入东海、黄海和渤海。而后者正好对准钱塘江,汹涌的海涛向杭州湾长驱直入;第三是地形独特,杭州湾至钱塘江河口段外宽内窄,形如喇叭,湾口入海处宽达100公里,到海盐澉浦收缩至20公里,到海宁盐官已不足3公里;自平湖乍浦到萧山闻堰,江底有一庞大沙坎,顶峰在萧山仓前附近。

当外海潮波进入喇叭口后,受到两岸急剧收缩的约束,潮波不断增高,到达斜出江面的海宁大尖山附近时,又遇到逐渐隆起的沙坎,水深随之变浅,快速上涨的大量潮水急剧涌高,前坡变陡而破碎,形成壁立之状的高峰,发生著名的涌潮。涌潮的强弱随季节、朔望而变化,由于天文条件和每年梅雨季节洪水下泄,江道刷深顺直导致低潮位降低而涌潮势力增强,故一般在农历七八月朔望后两三天涌潮最高,盐官附近江段潮头高达3米左右。

候潮谚语:

初一、十五,潮满正午;

初八、廿三,满在早晚;

初十、廿五,潮平日暮。

1990年农历二、五、八、十一月,日夜“起潮”时间表。海宁水文站(地点盐官小普陀)

古时候观潮胜地在杭州清泰门外的三官堂、南星桥外的三廊庙、江干,甚至城隍山山顶、月轮山上。在杭州六和塔(浙江亭)附近有《潮侯表》石碑,立于北宋至和三年八月十三日,将仕郎将作主簿监浙江税场吕昌明定。

吕昌明《潮候表》一部分

宋朝以后,由于河道的变迁和海塘兴建,观潮佳点逐渐从杭州东移海宁境内。盛赞钱江潮的诗,唐宋时文人学士多为咏杭州段诗句如:

白居易

早潮オ落晚潮来,一月周流六十回。

不独光阴朝复暮,杭州老去被潮催。

徐凝

浙江悠悠海西绿,惊涛日夜两翻覆。

钱塘郭里看潮人,直至白头看不足。

苏轼

八月十五夜,月色随处好。

不择茆屋与市楼,况我官居似蓬岛。

凤味堂前野桔香,剑潭桥畔秋荷老。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

红旗青盖互明灭,黑沙白浪相吞屠。

人生会合古难必;此景此行那两得。

愿君闻此添?烛,门外白袍如立鹄。

明清时至近代大多出自海宁本地文人学士咏钱江潮诗句如:

苏平

怒挟长风过海门,须臾新涨没沙痕。

鲸波吼夜千兵合,雪浪翻空万马奔。

信候有期当子午,震雷余响撼乾坤。

兴来便欲乘槎去,拟向扶桑一问津。

释达受

赭龛两点影朦胧,卷起银涛浴碧空。

惟有月轮推不去,定光还在浪花中。

王国维

杜鹃千里啼春晚,故国春心断。

海门空阔月皑皑,依旧素车白马夜潮来。

山川城郭都非故,恩怨须臾误。

人间孤愤最难平,消得几回潮落又潮生。

吴浚宣

北赭南龛对峙青, 惊涛瞥见破沧溟。

光摇蜃市寒飞雪, 势挟龙宫疾走霆。

双管白描枚乘句, 一旗红飏伍胥灵。

霎时西入严滩去, 遥指扬帆到越舲。

“东南相会,潮冲塘毁” ,这是流传于丁桥的有关钱塘江潮水的一句谚语。

在丁桥老龙头东面有凸起的沙丘,海水进来时被凸起的沙丘分成一段一段,无数段层,等漫过沙丘后又一段段交合起来形成南潮和东潮两股潮头,最终二潮碰撞交叉,相交后各自一路向前,同时伴有“折反潮”,折反后不断后浪推前浪有的直面撞击鱼鳞海塘,有的掏空塘基,因此丁桥段海塘(大缺口段)频频被潮冲毁。

清咸丰、同治年间,塘身被潮冲毁,咸水一度侵至桐乡乌镇,直至光绪初年才分期修复。而后至解放初期一直屡毁屡修,直到1956~1957年,大缺口段改建浆砌块石斜坡塘,并抛筑3条短丁坝以护塘根。大缺口终修复完竣。

有时“折返潮”在第一波潮,过后还会发生,表面看是不明显,但碰到鱼鳞塘后,迅速上升,冲向塘面,甚至会冲毁挡浪墙,极易造成人身伤害。观潮过后一小时内不要在塘面以下的丁坝、高滩上逗留。

“初一,月半午时潮” 对于观潮时间和涌潮大小取决于风力与风向、河床淤沙、水位、天体引力、江道水深大小等直接有关。每次潮水到来时间不可预测,只是以过往观测经验而做出大概的时间表。游客来观看海宁潮时在当天的时间点再提前40分钟。

海宁临江海塘东起塔山坝,西至老盐仓坝,全长约32.5公里,在这32.5公里的一线临江海塘上都可以观看海宁潮,感受不一样的钱江潮水壮观景象。潮水推进速度大约每小时25公里,如果准备充分一天可看三潮(交叉潮、一线潮、回头潮)。

塔山坝是利用小尖山(开矿今已废)为坝根,和只露出江面的塔山为坝头,塔山坝全长八百米,修筑于清雍正、乾隆年间,是钱塘江上兴筑的第一座高丁坝,它像一把尖刀向西插入江心。

当潮水从嘉绍大桥涌来时潮波分成两股,在塔山坝附近跃过沙坎,一股至塔山塘。

呈弧形前进的南潮正对着北岸海塘滚滚而来。

同时塔山塘湾生成的东潮带着淤沙浊浪滚滚向西而去。

(图来自网络)

南潮撞击海塘后翻涌着浪花折返向南岸扑去。

第一波潮水过后大概七八分钟左右第二波潮水在塔山坝下形成。

第二波潮水似乎推力更大,不断地撞击海塘而激起水柱。

第二波涌潮速度更快,她奋力追赶前潮,当潮波追上前潮受阻后带着江水折返向东急奔。此后一段时间江水呈大波浪不段晃动着。

江面渐渐平静下来,鱼鳞石塘已被江水漫过,从来潮到退潮大约3个小时左右。

在大潮日,钱塘江涌潮能带来5-6米的江水。

一股股一段段潮头一路奔涌向西,一过八堡,神奇的大潮翻卷着白波把潮头窜连起来。

(图来自盐官 旅游 )

素练横江,翻涌的江水来到占鳌塔时喷雪白练已连成一条线。

潮水过盐官后翻卷的白波时而断开,时而相连呈现不一样的壮观景象。

潮水轰隆隆而来轰隆隆而过。卷云堆雪的潮水从天际而来,不带走一片云彩。

还来不及拍照,潮水已以另一种姿态出现。

“不独光阴朝复暮,杭州老去被潮催”,神奇的海宁大潮进入塔山坝后,不是撞击南岸就是北岸或是塔山塘看似东撞西撞,最后以一线潮出现在世人眼前,在一路狂奔向西中不断变换着潮头。神奇的大潮似无形的手领着,为一对忠魂“扬波雪愤”。当你我在朝幕中老去而海宁潮水壮观永恒。

关于描写潮头的诗句

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范仲淹: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杜甫:天地黯惨忽异色,波涛万顷堆琉璃。

江翻晴雪卷,海涨石塘平。帆影林端见,波光屋上明。青山自吴越,相峙两含情。

钱塘江畔是谁家,江上女儿全胜花。——王昌龄《浣纱女》。

忆钱塘江宋诗-李觏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前山日半衔。好是满江涵返照,水仙齐著淡红衫。海神东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江八月何如此,涛如连山喷雪来。──李白《横江词》

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原文_翻译及赏析

1.求关于描写海潮的诗句

杂曲歌辞·浪淘沙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钱塘江潮罗隐 怒声汹汹势悠悠,罗刹江边地欲浮。

漫道往来存大信,也知反覆向平流。 任抛巨浸疑无底,猛过西陵只有头。

至竟朝昏谁主掌,好骑赪鲤问阳侯。 秋过钱塘江贯休 巨浸东隅极,山吞大野平。

因知吴相恨,不尽海涛声。 黑气腾蛟窟,秋云入战城。

游人千万里,过此白髭生。 钱塘江待潮 全宋诗-胡仲弓 潮至千艘动,涛喧万鼓鸣。

江翻晴雪卷,海涨石塘平。 帆影林端见,波光屋上明。

青山自吴越,相峙两含情。 钱塘观潮 全宋诗-刘黻 此是东南形胜地,子胥祠下步周遭。

不知几点英雄泪,翻作千年愤怒涛。 雷鼓远惊江怪蛰,雪车横驾海门高。

吴儿视命轻犹叶,争舞潮头意气豪。 忆钱塘江 全宋诗-李觏 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前山日半衔。

好是满江涵返照,水仙齐著淡红衫。 钱塘江潮 全宋诗-释文珦 初闻万马声,渐觉似长城。

远自三山起,高连两岸平。凌风添怒势,映日作虚明。

若是吴胥魄,如何渡越兵。 钱塘江上 全宋诗-杨蟠 一气连江色,寥寥万古清。

客心兼浪涌,时事与潮生。 路转青山出,沙空白鸟行。

几年沧海梦,吟罢独含情。 钱塘江 全宋诗-朱继芳 极浦无高树,苍茫只远空。

潮来江水黑,日出海门红。 两岸东西浙,千帆来去风。

中原山色外,残梦逐归鸿。 酒泉子(十之十) 潘阆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

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涛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

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望海潮(八月十五日钱塘观潮)赵鼎 双峰遥促,回波奔注,茫茫溅雨飞沙。霜凉剑戈,风生阵马,如闻万鼓齐挝。

儿戏笑夫差。谩水犀强弩,一战鱼虾。

依旧群龙,怒卷银汉下天涯。 雷驱电炽雄夸。

似云垂鹏背,雪喷鲸牙。须臾变灭,天容水色,琼田万顷无瑕。

俗眼但惊嗟。试望中仿佛,三岛烟霞。

旧隐依然,几时归去泛灵槎。 明 张田一首 潮去潮来春复秋,钱塘江水通湖头。

愿郎也似江潮水,暮去朝来不断流。 登子胥庙因观钱塘江潮 明 方行 吴越中分两岸开,怒涛千古响奔雷。

子胥不作忠臣,勾践终非霸主材。 岁月消磨人自老,江山壮丽我重来。

鸱夷铁箭俱安在,目断洪波万里回。 月望后至海宁州登海塘观潮 清 阮元 钱塘江潮秋最巨,未抵盐官十之五。

我来盐官塘上立,月初生霸日蹉午。江水忽凝不敢东,海口哆张反西吐。

潮不推行直上飞,水不平流自僵竖。海若凭陵日再怒,地中回振千雷鼓。

马衔高坐蛟鼍舞,拔箭倒发钱王弩。须臾直撼塘根去,摇动千人万人股。

如卷黑云旋风雨,如骋阵马斗貔虎。如阴阳炭海底煮,如决瓠子不能御。

三千水击徙沧溟,十二城堕倒天柱。气欲平吞于越天,势将一洗余杭土。

吁嗟乎,地缺难得娲皇补,大功未毕悲神禹。此是东南不足处,岂为区区文与伍。

沧海桑田隔一堤,鱼龙黧首相邻处。我皇功德及环瀛,亲筑长防俾安堵。

全用金钱叠作塘,不使苍生沐咸卤。迩来龛赭涨横沙,却指尖山作门户。

雁齿长桩十万行,鱼鳞巨石三层础。王充论前有古迹,枚乘发后无奇语。

吁嗟乎,此塘此潮共千古,词人心乐帝心苦。 晚渡钱塘江 清 王荫槐 罗刹江声殷似雷,扁舟摇兀怒涛堆。

身从大地孤鸥泛,潮挟群山万马来。南渡衣冠秋草寂,西陵鼓角夕阳哀。

古怀牢落真无懒,呼取余杭酒一杯。 钱塘观潮 清 汤金钊 一声初转海门雷,万叠真如雪作堆。

盛气已吞文种墓,余波犹上子陵台。底教金寇全师去,合借钱王射手来。

欲写壮观愁笔弱,银山饱看只空回。 钱塘观潮 清 林以宁 气以三秋肃,江因九折名。

海门环凤阙,半曜拱神京。舟楫三都会,鱼盐百货盈。

凉飙随舵发,新月傍船行。共指潮生候,争看雾气横。

篙师屏息待,渔子放舟迎。海外千山合,江边万谷鸣。

蜃楼惊变幻,鲛室忽晶莹。鱼沫翻珠佩,腥涎喷水精。

玉山高作垒,雪浪俨如城。似有冯夷鼓,长驱掉尾鲸。

前茅从赤鲤,后队亦青旌。自可吞溟渤,何烦洗甲兵。

蛟宫图广袤,蚁垤敢争衡。久欲寻天汉,频思访玉清。

乘槎常不达,浮海竟无成。近睹三江险,方知六宇平。

奇观书短韵,尺幅海涛生。

2.描写钱塘江大潮的著名诗句

1、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山前日半衔。好是满江涵返照,水仙齐著淡红衫。——《忆钱塘江》 宋代:李觏

译文:当年乘醉登上归家的帆船,看那两岸隐隐的青山前太阳已落下一半。此时此刻,最迷人的还是返照入江,满江一片红光,那江面上的点点白帆,在夕阳的辉映下,宛若水中的女神们一齐穿上了淡红的衣衫。

2、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酒泉子·长忆观潮 》 宋代:潘阆

译文:我常常想起钱塘江观潮的情景,满城的人争着向江上望去。潮水涌来时,仿佛大海都空了,潮声像一万面鼓齐发,声势震人。踏潮献技的人站在波涛上表演,他们手里拿着的红旗丝毫没被水打湿。此后几次梦到观潮的情景,梦醒时依然感觉心惊胆战。

3、漫漫平沙走白虹,瑶台失手玉杯空。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十七日观潮 》宋代:陈师道

译文:一望无垠的沙滩上,潮水涌上来了,像一道白色的长虹;我猜想,是不是瑶台仙人,失手把玉杯中的琼浆泼向了人间,如此奔腾汹涌。澎湃的潮水中,蓝天的倒影在水里颠簸摇动;夕阳西坠,浮沉出没在湍急的洪波巨浪中。

4、海神东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江八月何如此,涛如连山喷雪来。──唐.李白《横江词》

译文:好像是海神来过之后一样,又来了一阵恶风,巨浪拍击着天门山,打开了山门石壁。浙江八月的海潮能比得上这里的风浪吗,浪涛像连绵的山峰喷雪而来。

5、点点征帆都卸了,海门急鼓声初发。似万群风马骤银鞍,争超越。——清·曹溶《满江红·钱塘观潮》

译文:平日的点点船帆都已不见,入海口传来的潮声,如初发急鼓震得地动山摇。眼前潮头连续涌起,像万群载着银鞍的马,骤然奔驰而来,争先恐后,你赶我超。

3.关于钱塘江大潮的诗句

宋代大文豪苏轼就写过“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北宋诗人王师道所写赞美钱塘江潮的诗句《十七日观潮》也一直被人们传颂着:“漫漫平沙走白虹,瑶台失手玉杯空。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清。”这是唐代王维咏潮的诗句。

它的大意是:夕阳西下了,晚潮涌来,江水猛涨,碧水和蓝天连成一片,好像春色充塞着天地。既写了海潮的巨大气势,又写了它特殊的壮观美。

一江钱塘两湖酒,三分西子四分妖。 五杯醉卧兰舟上,醒来身后六百桥。

天宝谪仙骑鹤去,诗风大袖月宫寒。 钱塘每度潮汐猛,疑是狂生纵酒澜。

岳王亦遁荒丘冢,瀚海浮舟陌路哀。 山势穷追烟霏尽,悲风怒卷大潮来。

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为摧。 携八方清风与君当马 万维想象与君当车 四时鲜花与君当礼 千般祝福与君当帖 挟琴访友 平平一心拜尽古代今朝真情至性雅士 借泰山宝塔为我支笔 钱塘大潮为我润墨 五台诸峰为我镇纸 四川盆地为我作砚 倚马挥毫 洋洋万言写就天上人间独一无二文章。

4.描写钱塘江大潮的诗句

《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照日秋空迥,浮天渤解宽百。

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 《浪涛沙》“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潮》“早潮才落晚潮来,一月周流六十回。

不独光阴朝复暮,杭州老去被潮催。” 《催试官考较戏作》“八月十五夜, 月色随处好。

不择茅屋与市楼, 况我官居度似蓬岛。 风味堂前野桔香, 剑潭桥畔秋荷老。

八月十八潮, 壮观天下无。 鲲鹏水击三千里, 组练长驱十万夫; 红旗青盖互明灭, 黑沙白浪相吞屠。

人生会合古难必。 此景此行那两得? 愿君闻此添蜡烛, 门外白袍如立鹄。

" 《钱专塘江潮》“怒声汹汹势悠悠,罗刹江边地欲浮。 漫道往来存大信,也知反覆向平流。

任抛巨浸疑无底,猛过西陵只有头。 至竟朝昏谁主掌,好骑赪鲤问阳侯。

” 《七绝·观潮》“属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人山纷赞阵容阔,铁马从容杀敌回。

” 《观浙江涛》“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

红旗青盖互明末,黑沙白浪相吞屠。人生会合古难必,此情此景那两得。

愿君闻此添蜡烛,门外白袍如立鹄。 ”。

5.关于 潮 的诗句

1、白居易:早潮才落晚潮来,一月周流六十回。不独光阴朝复暮,杭州老去被潮催。

2、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关于潮的诗句。照日秋空迥,浮天渤解宽。惊涛来似雪,一座凌生寒。——孟浩然

3、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刘禹锡

4、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范仲淹

5、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潋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6、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关于潮的诗句。——杨万里

7、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8、弄潮儿向潮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宋潘阆

9、弄涛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

10、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

11、早寒时,暮寒时,江上春潮平岸时,谢庭书到时。

12、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3、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来。——王在晋

14、天地黯惨忽异色,波涛万顷堆琉璃。——杜甫

15、浙江悠悠海西绿,惊涛日夜两翻覆。钱塘郭里看潮人,()直至白头看不足。——徐凝

16、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17、海神东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江八月何如此,涛如连山喷雪来。——李白

18、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李廓

19、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

20、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红旗青盖互明末,黑沙白浪相吞屠。人生会合古难必,此情此景那两得。愿君闻此添蜡烛,门外白袍如立鹄。——苏轼

关于山和湖楼的诗句

定知玉兔十分圆,化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流向月中看。万人鼓噪慑吴侬,犹似浮江老阿童。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花中。江边身世两悠悠,久与沧波共白头。造物亦知人易老,故叫江水向西流。吴儿生长狎涛渊,冒利轻生不自怜。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江神河伯两醯鸡,海若东来气吐霓。安得夫差水犀手,三千强弩射潮低。——宋代·苏轼《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 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

宋代 : 苏轼

定知玉兔十分圆,化作霜风九月寒。

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流向月中看。

万人鼓噪慑吴侬,犹似浮江老阿童。

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花中。

江边身世两悠悠,久与沧波共白头。

造物亦知人易老,故叫江水向西流。

吴儿生长狎涛渊,冒利轻生不自怜。

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

写水抒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准知道今晚的月亮十分团圆,江潮欲来秋风已带着九月的清寒。

寄语九重天门请不要上锁,我要留住月色把夜潮观看。

江潮如万军击鼓呼叫,壮大的声威使吴人震恐惊吓,就好像当年王濬率领着水兵顺流东下。

要知道潮头有多么高,连越山都完全被吞没在浪花。

我身世悠悠如同江水起起落落,长此以往也像沧海波涛那样白头浪人。

造物者也知道人是很容易老去的,所以让那江水向西流。

吴地男儿生长在江边十分喜爱江海波涛,贪得官中利物冒险踏波而不知警戒。

海神若知道当代君王的意旨,应该让海边盐卤之地变成肥沃的桑田。

江神河伯泛起微波不过是两只小蠓虫而已,海神挟带潮水汹涌东来气势真如吞吐虹霓。

哪儿能找到吴王夫差的兵士个个身穿水犀甲衣?三千支强劲的弓箭,定把高高的潮头射低。

创作背景 这五首钱塘看潮七绝,是苏轼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中秋,作者当时任杭州通判。每当农历八月十五日至十八日,潮势汹涌澎湃,比平时大潮更加奇特,潮头如万马奔腾,山飞云走,撼人心目。历代诗人,多有题咏。苏轼这组七绝,是其中的名作。 赏析

第一首开头两句:“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首句点明中秋。“月到中秋分外明。”这一年中秋,适逢晴朗,所以作者预知月亮会很圆,心情也倍加欣喜。次句写晴秋的夜晚,风里带有霜气,虽在仲秋,因地近钱塘江入海之口,已有九月的寒意。作者构想在月夜看潮,海滨一定是比较清冷的,而景象一定也更加奇妙。三四两句:“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作者此时住在郡斋,所以招呼管门的小吏说:“这重门休得上锁,我将要在月夜看潮呢!”白居易有忆杭州词:“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著潮头。”(《忆江南》)苏轼和白居易不同,他要亲临海塘看取潮势,并在中秋月夜看潮,这兴致比白居易的“郡亭枕上看潮头”显得更高了。这一首只是作出看潮的打算,是一组诗的开头。

第二首前两句:“万人鼓噪慑吴侬,犹似浮江老阿童。”连用两个比喻,描绘潮来的威势。先写所闻,次写所见。怒潮掀天揭地呼啸而来,潮头奔涌,声响洪大,有如万人鼓噪,使弄潮和观潮的“吴侬”,无不为之震慑。这第一句中,暗用了春秋时代吴越战争中的一个故事。前478年(鲁哀公十七年),越国军队在深夜中进攻吴军的中军,就在战鼓声中,万军呼喊前进,使吴军主力于震惊之余,一败涂地。作者借用这一战役越军迅猛攻坚的声威,来比喻奔啸的潮头,非常形象。在第二句中,作者又用另一个威势壮猛的比喻,说是怒潮之来,有如当年王阿童统率长江上游的水军,浮江东下,楼船千里,一举攻下吴都建业(今江苏南京)。阿童是西晋名将王浚的小名,刘禹锡《西塞山怀古》曾描述他当日的军威:“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这两个借喻,都从海潮的气势着笔,是实景虚写,藉以开拓人们的想像力。第三四句:“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花中。”是实景实写。前两句写潮势之大,这两句写潮头之高。“欲识”句故作设问,以引出“越山”句的回答。这潮头很高,越山竟好似浮在浪花中间了。越山近指吴山和凤凰山,远指龛山和赭山,龛山、赭山在萧山境内对峙,形成海门。在诗人看来,海门在苍茫浩瀚的潮水中,潮头似卷越山而去,白浪滔天,怒潮如箭,诗的境界,也如同图画一样展现在人的眼前了。

第三首,抒写看潮后兴起的感慨。作者乘兴观潮,原本是为纵览海潮的壮观而来,此刻却顿起身世之感。他感叹自己由京城调任在外,身世悠悠,浑无定所,和江边的潮水一样,潮去潮来起落不定。所以起句说“江边身世两悠悠”,以示悠然长往,不知何时能有归宿。而年华易逝,白发易生,他只怕长此以往,也像沧海波涛那样,不时掀起白头雪浪,自己也要成为“白头浪里白头人”了。第二句,“久与沧波共白头”,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感想。后两句:“造物亦知人易老,故教江水向西流。”作者看到海潮上溯,竟能逼使江水随潮西流。江水本不能西流,但因不能与潮势相敌,于是出现西流的情景。作者构想,这可能是造物者体会到人有易老的心情,遂教江水也有西流之日,以示人生未必无再少之时,将来返回朝廷仍然有望。从历史背景来看,作者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感慨,是因为对当时王安石推行新政持有不同的意见。

第四首,是作者以地方官的身份,因看潮而抒发的议论。这首诗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怜借弄潮人的重利轻生,一是讽喻当时朝廷兴建水利多不切实际,害多利少,难有成效。前两句说:“吴儿生长狎涛渊,重利轻生不自怜。”因为弄潮的人,贪得官中利物,他们冒险踏波,常有被溺的危险。但吴越儿郎,多习于水,狎玩浪潮,不知警戒。虽然当时也曾有旨禁止弄潮,但终不能遏止。作者时为杭州通判,对吴越人的重利轻生,产生怜悯的心情。后两句诗说:“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作者揭露了当时官府里的一种矛盾,即一方面是明令禁止弄潮,一方面主上又好兴水利,好大喜功,不衡量利害得失。导致弄潮者又被吸引到这种水利工程中来,所以朝旨禁断,绝无成效。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东海的海神,倘若知道当代君王的意旨,应该让海边盐卤之地,一齐变成肥腴的桑田,那么弄潮人就可以不必再行弄潮,而兴办海滨水利之事,也就可以大显成效了。”诗句中带有讽刺的意昧,因为斥卤变为桑田,一般说来,只是神话,是属于不可能成功的事。既然断难有成,而又兴办不止,则弄潮人的灾难,也就难以摆脱。在这组诗中,只有这两句含有讥讽。但后来的“乌台诗案”,却把全诗都系于其内,指控他为谤讪朝廷,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等人,更联系苏轼居官时的其他诗作,大肆诬陷,想把作者置于地,形成了前所未有的诗狱,并累及作者的许多友人。通过此诗,可以了解宋代党祸冤酷的一个侧面。

在第五首中,作者再次抒发观潮所得的感想,这首是组诗的最后一章,诗人纯从想像落笔。前两句:“江神河伯两醯鸡,海若东来气似霓。”是由观潮想到《庄子·秋水》所写河伯“望洋兴叹”这个故事。“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不见涯涘。”河伯自以为“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等到他东行至海,著到汪洋浩瀚的大海涛澜,这才向海神表示自己的渺小。江神倘若东临大海,也会有同样的感受。长江大河也都有潮头。诗人表示如以江河的潮水,和这样雄伟的海潮威势相比,那么江神河伯就像小小醯鸡(即蛾蚋),是微不足道的。海若从东方驾潮而来,潮水喷吐,就像虹霓一样,映着中秋的月色,这怒潮就更为壮观。诗人这种来自看潮以后的观感,虽然是以神奇想像的笔思写出来的,但也是以事实为依据的。后两句:“安得夫差水犀手,三千强弩射潮低。”诗人感到如此威势巨大的潮水,要把它压低下来,使之为人民造福,是非常不易的。诗中说,倘若能得到当年夫差穿着水犀之甲的猛士,用上钱武肃王(钱镠)射潮的三千强弩,把它射服就范,兴许是个好事。

“安得”两字,表明诗人的愿望,也是诗人的想像。这两句把两个历史故事,巧妙地联系在一起,给人以强烈的印象,“水犀手”的故事,出自《国语·越语》:“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因而战胜了越国,成为一时的霸主。射潮的故事,出自孙光宪《北梦琐言》的记载:吴越王钱镠,在建筑捍海塘的时候,为汹涌的怒潮所阻,版筑无成。后来钱王下令,造了三千劲箭,在叠雪楼命水犀军驾五百强弩,猛射潮头,迫使潮水趋向西陵而去,终于建成了海塘。这故事虽近神话,但说明了“人定胜天”的道理。诗人把夫差水犀军和钱王射潮两件事融为一体,虽然引用上稍有出入,但构想是颇为神奇的。诗人为官杭州,也曾在西湖中建成苏堤,拦阻湖西群山涧壑注入西湖之水,或使停蓄、或使宣泄,使之造福杭州民众。这说明诗人也重视兴修水利,只不过是从实际出发,而不是好大喜功、害多利少罢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阙 通:缺;重岩 一作:重峦)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溯 同:溯;暮到 一作:暮至)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巘 一作:山献)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南北朝·郦道元《三峡》

三峡

南北朝 :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阙 通:缺;重岩 一作:重峦)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溯 同:溯;暮到 一作:暮至)

春冬之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阙 通:缺;重岩 一作:重峦)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溯 同:溯;暮到 一作:暮至)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巘 一作:山献)

国中文言文 , 写水 , 长江 , 写景热爱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唐代·白居易《南湖早春》

南湖早春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春天 , 写水 , 写景抒情凿崖泄奔湍,古称神禹迹。夜喧山门店,独宿不安席。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贻之道门归,了此物我情。——唐代·韦应物《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

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

凿崖泄奔湍,古称神禹迹。

夜喧山门店,独宿不安席。

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

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

贻之道门归,了此物我情。 写水哲理

文言文观潮中总写钱塘江大潮的句子

1.关于望湖楼的古诗

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代: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裴回。

乌菱白芡不论钱,乱系青菰裹绿盘。忽忆尝新会灵观,滞留江海得加餐。

献花游女木兰桡,细雨斜风湿翠翘。无限芳洲生杜若,吴儿不识楚辞招。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译文:

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明丽清新,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

放生出去的鱼鳖追赶着人们来,到处都开着不知谁种的荷花。躺在船里的枕席上可以觉得山在一俯一仰地晃动,飘荡在风里的船也知道和月亮徘徊留连不已。

湖里生长的乌菱和白芡不用论钱,水中的雕胡米就像包裹在绿盘里。忽然回忆起在会灵观尝食新谷之事,如要滞留在江海之上需多进饮食,保重身体啊。

兰舟上的采莲女把湖上的荷花采下来送给游人,在细雨斜风里,她们头上的翠翘被打湿。芳草丛生的小洲上长满了香草,这些采莲女又如何能一一认识?

做不到隐居山林,暂时先做个闲官吧,这样尚可得到长期的悠闲胜过暂时的休闲。我本来就没有家,不安身在这里又能到哪里去呢?何况就算是故乡,也没有像这里这样优美的湖光山色。

2、《望海楼晚景 / 望湖楼晚景》

宋代:苏轼

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

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

译文:

大风吹打雨水斜着飘进望海楼,壮丽的景观应该用华美的辞句来夸赞。风雨过后潮水平静江海碧澄,时时闪过的电光形成紫金般的龙蛇。

3、《临江仙·疾愈登望湖楼赠项长官》

宋代:苏轼

多病休文都瘦损,不堪金带垂腰。望湖楼上暗香飘。和风春弄袖,明月夜闻箫。

酒醒梦回清漏永,隐床无限更潮。佳人不见董娇饶。徘徊花上月,空度可怜宵。译文休文体弱多病身体虚弱,连垂腰的金带都不堪佩系了。望湖楼上正飘散着花香,春天和煦微风吹拂着衣袖,眼望着皓月当空,耳听着悠扬箫声。

酒醉睡去,又从梦中惊醒,正听见漏壶的长流滴水发出清脆而单调的声响,倚在床上似乎感到了无比潮湿。身边的侍酒美人不见了,内心的空虚好像花上的月亮,正在天际空自徘徊,自己竟是空度良宵。

4、《行香子·丹阳寄述古》

宋代:苏轼

携手江村。梅雪飘裙。情何限、处处消魂。

故人不见,旧曲重闻。向望湖楼,孤山寺,涌金门。

寻常行处,题诗千首,绣罗衫、与拂红尘。

别来相忆,知是何人。有湖中月,江边柳,陇头云。

译文:

正值梅花似雪,飘沾衣襟的时候,和老朋友携手到城外游春。回忆旧地,处处黯然伤神,无限愁苦。去年的同游之人已不在眼前,每当吟诵旧曲之时,就想起望湖楼、孤山寺、涌金门那些诗酒游乐的地方。

那时游乐所至,都有题诗,不下千首;到如今这些诗上都已落满了灰尘,得用绣罗衫去拂净才能看清。自离开杭州后有谁在思念我呢?当然是往日的友人了。还有西湖的明月,钱塘江边的柳树,城西南诸山的名胜景物呢!

扩展资料: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作者在杭州任通判。这年六月二十七日,他游览西湖,在船上看到奇妙的湖光山色,再到望湖楼上喝酒,写下五首绝句。

《行香子·丹阳寄述古》宋神宗熙宁六年,苏轼在杭州通判任上。这年十一月,苏轼因公到常州、润州视灾赈饥,姻亲柳瑾附载同行。次年元旦过丹阳,至京口与柳瑾相别。

此词题为“丹阳寄述古”,据宋人傅藻《东坡纪年录》,它是苏轼“自京口还,寄述古作”,则当作于二月由京口至宜兴(今属江苏)途中,返丹阳之时。

《望海楼晚景》共有五首,这是其中第二首。有人认为,苏轼诗中的“横风”、“壮观”两句,写得不够好。他既说“应须好句夸”,却不着一字,一转便转入“雨过潮平”了。那样就是大话说过,没有下文。

《临江仙·疾愈登望湖楼赠项长官》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春。苏轼卧病弥月,病痊愈后和同僚登上望湖楼赏景,作该词赠项长官。

2.天门山\建德江\望湖楼的诗句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宿建德江

王维

移 舟 泊 烟 渚 ,

日 暮 客 愁 新 。

野 旷 天 低 树 ,

江 清 月 近 人 。

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3.关于描写岳阳楼的诗句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杜甫《登岳阳楼》

岳阳壮观天下传,楼阴背日堤绵绵。

草木相连南服内,江湖异态栏杆前。

乾坤万事集双鬓,臣子一谪今五年。

欲题文字吊古昔,风壮浪涌心茫然。

——陈与义《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岳阳楼记译文:

宋仁宗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被贬谪到岳州当了知州。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许多已废弛不办的事情都兴办起来。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来的规模,在楼上刻了唐代名人和当代人的诗赋。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观赏那岳州的美好景色,都在洞庭湖之中。它含着远处的山,吞长江的水,水势浩大,无边无际,早晨阳光照耀、傍晚阴气凝结,景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的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既然这样,那么北面通到巫峡,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江,降职的官史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观赏自然景物所产生的感情能没有不同吗?

象那连绵的阴雨下个不断连续许多日子不放晴,阴惨的风狂吼,浑浊的浪头冲白天空;太阳和星星失去了光辉,高山隐藏了形迹;商人和旅客不能成行,桅杆倒了、船桨断了;傍晚时分天色昏暗,老虎怒吼猿猴悲啼。在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奸人的诽谤、害怕坏人的讥笑,满眼萧条冷落,极度感概而悲愤不端的种种情绪了。

就象春日晴和、阳光明媚,波浪不起,蓝天和水色相映,一片碧绿广阔无边;成群的沙欧,时而飞翔时而停落,美丽的鱼儿,时而浮游,时而潜游;岸边的香草,小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葱。有时大片的烟雾完全消散了,明月照耀着千里大地,浮动的月光象闪耀着的金光,静静的月影象现下的白璧,渔夫的歌声互相唱和,这种快乐哪有穷尽!在这时登上岳阳楼,就有心胸开朗,精神愉快;荣辱全忘,举酒临风,高兴极了的种种感概和神态了。

唉!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跟上面说的两种思想感情的表现不同,为什么呢?他们不因为环境好而高兴,也不因为自己遭遇坏而悲伤;在朝廷里做高官就担忧他的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担忧他的君王。这就是进入朝延做官也担忧,辞官隐居也担忧。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他们大概一定会说:“在天下人的忧愁之先就忧愁,在天下人的快乐之后才快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4.苏轼在杭州写关于望湖楼的诗句至少5首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苏轼谪居杭州期间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共有5首,其中第一首最为著名

六月二十七日①望湖楼②醉书③

其一:

黑云翻墨④未遮山, 白雨⑤跳珠⑥乱入船。 卷地风⑦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其二:

放生鱼鳖逐人来, 无主荷花到处开。 水枕能令山俯仰, 风船解与月徘徊。

其三:

乌菱白芡不论钱, 乱系青菰裹绿盘。 忽忆尝新会灵观, 滞留江海得加餐。

其四:

献花游女木兰桡, 细雨斜风湿翠翘。 无限芳洲生杜若, 吴儿不识楚辞招。

其五:

未成小隐聊中隐, 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 故乡无此好湖山。 ①六月二十七日:宋熙宗五年(公元1072年)当令。 ②望湖楼:在杭州钱塘门外西湖上。 ③醉书:在似醉非醉的情况下写的诗。 ④黑云翻墨:乌黑的云像打翻的墨汁。 ⑤白雨:白色的雨点。 ⑥跳珠:形容雨点像珍珠一样跳入水中。 ⑦卷地风:风从地面刮过。 (8).望湖楼:在杭州 西湖边.地名 ⑨ 水如天:远远望去,水天一色,连成一片。

5.描写岳阳楼的诗句

一、岳阳楼1、《登岳阳楼》唐代: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释义:很早听过闻名遐迩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

大湖浩瀚像把吴楚东南隔开,天地像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漂泊江湖亲朋故旧不寄一字,年老体弱生活在这一叶孤舟。

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涕泪交流。2、《登岳阳楼·其一》宋代: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释义:巍巍岳阳楼矗立在洞庭湖之东长江之西,夕阳黄昏,没有晚风卷起,楼阁上的招牌静止不动。

登临当年吴国和蜀国的分界之处(荆州),在湖山黄昏下徘徊。行程万里,今日登高远望是什么心绪?为避战乱我奔波三年。

登楼凭吊古人,我自己已是两鬓如霜,看着远山的古树,青苍中,隐含无限的伤悲。3、《登岳阳楼·其二》宋代:陈与义 天入平湖晴不风,夕帆和雁正浮空。

楼头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气中。北望可堪回白首,南游聊得看丹枫。

翰林物色分留少,诗到巴陵还未工。释义:平湖映着天空的影子,晴空万里,波澜不惊,大雁在空中飞来飞去。

岳阳楼很多人都在看秋天的景色,看日落君山。往北边可以看到白首,往南边可以看到丹枫。

一路欣赏景色,结果到了巴陵还没有写出来诗。4、《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唐代: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释义:登上岳阳楼览尽四周风光,江水辽远通向开阔的洞庭。

看见大雁南飞引起我忧愁之心,远处的山峰又衔来一轮好月。在高入云间的楼上下榻设席,在天上传杯饮酒。

醉酒之后兴起了凉风,吹得衣袖随风舞动我们随之而回。5、《岳阳楼》唐代:元稹 岳阳楼上日衔窗,影到深潭赤玉幢。

怅望残春万般意,满棂湖水入西江 释义:岳阳楼红日斜照楼窗,在水中的倒影,宛如一座赤玉幢。寂寞失时地看向那残春,仿佛有着千头万绪难以表达的情意,伴随着湖水从窗子溢出并流向没有尽头的长江。

6、《题岳阳楼》唐代:白居易 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曲阑。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

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此地唯堪画图障,华堂张与贵人看。

释义:岳阳城下的江水水势浩大,无边无际;独上高楼倚靠着栏杆眺望。春天,草木的绿色与远处洞庭湖的水色相接,傍晚的彩霞与湖水中的红波交相辉映,红波近处,似乎就是国都长安。

岸边山上的老猿正站在树上哭得凄惨,天上的大雁要从这浩渺无边的湖上横空飞过还有许多困难。这个地方风景壮阔美丽,只可画成画障,挂在贵富人家的厅堂里供他们欣赏。

7、登岳阳楼 宋代:萧德藻 不作苍茫去,真成浪荡游。三年夜郎客,一柁洞庭秋。

得句鹭飞处,看山天尽头。犹嫌未奇绝,更上岳阳楼。

释义:不能插翅飞向寥远苍茫的太空,却违心地在湘黔来去浪游。三年来客居在荒僻的夜郎地,今秋有幸到洞庭湖上泛一叶小舟。

翩飞的白鹭激起了诗的灵感,又见青山隐现在天的尽头。但我仍嫌未能饱览奇绝的景色,于是舍舟泊岸登上岳阳楼。

二、洞庭湖:8、《游洞庭湖五首·其二》唐代:李白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释义:秋天夜晚的南湖水面水澄澈无烟,(不由生出遗世独立、羽化登仙的“上天”之念),可怎么能够乘流上天呢?姑且向洞庭湖赊几分月色,痛快地赏月喝酒。9、《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唐代: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释义:八月洞庭湖水暴涨几与岸平,水天一色交相辉映迷离难辨。

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想要渡湖却苦于找不到船只,圣明时代闲居又觉愧对明君。

坐看垂钓之人多么悠闲自在,可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10、《洞庭湖阻风赠张十一署·时自阳山徙掾江陵》唐代:韩愈 十月阴气盛,北风无时休。

苍茫洞庭岸,与子维双舟。 雾雨晦争泄,波涛怒相投。

犬鸡断四听,粮绝谁与谋。 相去不容步,险如碍山丘。

清谈可以饱,梦想接无由。 男女喧左右,饥啼但啾啾。

非怀北归兴,何用胜羁愁。 云外有白日,寒光自悠悠。

能令暂开霁,过是吾无求。释义:十月的时候冷锋极盛大,北风的吹拂完全没停休。

在这苍茫的洞庭湖岸边,你我相傍分别系着小舟。此时雾雨晦暗争着落下,湖面波涛怒击如同对投。

小舟四周的鸡犬难鸣吠,你我船上的粮绝无处谋。想要移步也不能成功啊,险像好似被阻碍着山丘。

现在清谈虽可驱散饿感,平生梦想却是来之无由。 左右的男女们都在喧哗,有的还因饥饿哭声啾啾。

想到如非那北归的吸引,怎会羁留此地忍受忧愁。但看着天上云外的白日,射出的寒光却自在悠悠。

若此刻暂能停雨见晴天,这就已是我无上的祈求。11、《题君山》唐代:方干 曾于方外见麻姑,闻说君山自古无。

元是昆仑山顶石,海风吹落洞庭湖。释义:曾经在世外见到麻姑,听说君山。

6.有关描写洞庭湖或岳阳楼的诗句

刘禹锡的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昔闻洞庭湖,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杜甫《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岳阳楼晚望》 唐 崔珏 乾坤千里水云间,钓艇如萍去复还。

楼上北风斜卷席,湖中西日倒衔山。 怀沙有恨骚人往,鼓瑟无声帝子闲。

何事黄昏尚凝睇,数行烟树接荆蛮。 《道经巴陵登岳阳楼用孟襄阳韵》杨维桢,元末 送客洞庭西,龙堆两青青。

陈殿出空明,吴城连苍莽。 春随湖色深,风将潮声长。

杨柳读书堂,芙蓉采菱桨。 怀人故未休,望望欲成往。

《登岳阳楼》 李东阳,明 突兀高楼正倚城,洞庭春水坐来生。 三江到海风涛壮,万水浮空岛屿轻。

吴楚乾坤天下句,江湖廊庙古人情。 中流或有蛟龙窟,卧听君山笛里声。

《岳阳楼》钱大昕 清 杰阁出城墉,惊涛日夜舂。 地吞八百里,云浸两三峰。

已极登临目,真开浩荡胸。 不因承简命,那便壮游逢。

《临江仙》滕子京 湖水连天天连水,秋来分外澄清。君山自是小蓬瀛。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帝子有灵能鼓瑟,凄然依旧伤情。

微闻兰芷动芳声。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卖花声.题岳阳楼》张舜民 宋 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十分斟酒敛芳颜。

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 醉袖抚危阑,天淡云闲。

何人此路得生还?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岳阳壮观天下传,楼阴背日堤绵绵。

草木相连南服内,江湖异态栏杆前。 乾坤万事集双鬓,臣子一谪今五年。

欲题文字吊古昔,风壮浪涌心茫然。 ——陈与义《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7.望湖楼山瀑布的诗句

望庐山瀑布水二首

其一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⑵。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⑶。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⑷。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⑸。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⑹。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⑺。

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⑻;

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⑼。

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⑽;

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⑾。

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⑿。

其二

日照香炉生紫烟⒀,遥看瀑布挂前川⒁。

飞流直下三千尺⒂,疑是银河落九天⒃。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作者: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8.有关山、河、湖、海的诗句

蛰龙已惊眠 一啸动千山

莫遣只轮回海窟,仍留一箭在天山

沧海一声笑 滔滔两岸潮

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

湖边多少游观者,半在断桥烟水间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长亭诗句河桥酒,一树红绒落马缨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回答者:明月海心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5-1 17:15

钱 塘 湖 春 行

[唐]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的<&lt;山行>>

饮 湖 上 初 晴 后 雨

[宋] 苏轼

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 日 依 山 尽,

黄 河 入 海 流。

欲 穷 千 里 目,

更 上 一 层 楼。

9.关于岳阳楼的诗句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岳阳壮观天下传,楼阴背日堤绵绵。

草木相连南服内,江湖异态栏杆前。

乾坤万事集双鬓,臣子一谪今五年。

欲题文字吊古昔,风壮浪涌心茫然。

——陈与义《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描写潮水的古诗句

1. 观潮中总写钱塘江潮的句子是哪句

描写钱塘观潮的名句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来。

——王在晋《望江台》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范仲淹 《和运使舍人观潮两首》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

——李廓《忆钱塘》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刘禹锡《浪淘沙》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空迥,浮天渤解宽。惊涛来似雪,一座凌生寒。

——孟浩然《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海神东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江八月何如此,涛如连山喷雪来。

——李白《横江词》早潮才落晚潮来,一月周流六十回。不独光阴朝复暮,杭州老去被潮催。

——白居易《潮》浙江悠悠海西绿,惊涛日夜两翻覆。钱塘郭里看潮人,直至白头看不足。

——徐凝《观浙江涛》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

红旗青盖互明末,黑沙白浪相吞屠。人生会合古难必,此情此景那两得。

愿君闻此添蜡烛,门外白袍如立鹄。——苏轼《观浙江涛》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

——杨万里《浙江观潮》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人山纷赞阵容阔,铁马从容杀敌回。

—— *** 《七绝·观潮》。

2. 描写钱塘江大潮的诗句

钱塘江潮 罗隐 怒声汹汹势悠悠,罗刹江边地欲浮.漫道往来存大信,也知反覆向平流.任抛巨浸疑无底,猛过西陵只有头.至竟朝昏谁主掌,好骑赪鲤问阳侯. 杂曲歌辞·浪淘沙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钱塘江潮罗隐 怒声汹汹势悠悠,罗刹江边地欲浮. 漫道往来存大信,也知反覆向平流. 任抛巨浸疑无底,猛过西陵只有头. 至竟朝昏谁主掌,好骑赪鲤问阳侯. 秋过钱塘江贯休 巨浸东隅极,山吞大野平. 因知吴相恨,不尽海涛声. 黑气腾蛟窟,秋云入战城. 游人千万里,过此白髭生. 钱塘江待潮 全宋诗-胡仲弓 潮至千艘动,涛喧万鼓鸣. 江翻晴雪卷,海涨石塘平. 帆影林端见,波光屋上明. 青山自吴越,相峙两含情. 钱塘观潮 全宋诗-刘黻 此是东南形胜地,子胥祠下步周遭. 不知几点英雄泪,翻作千年愤怒涛. 雷鼓远惊江怪蛰,雪车横驾海门高. 吴儿视命轻犹叶,争舞潮头意气豪. 忆钱塘江 全宋诗-李觏 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前山日半衔. 好是满江涵返照,水仙齐著淡红衫. 钱塘江潮 全宋诗-释文珦 初闻万马声,渐觉似长城. 远自三山起,高连两岸平. 凌风添怒势,映日作虚明. 若是吴胥魄,如何渡越兵. 钱塘江上 全宋诗-杨蟠 一气连江色,寥寥万古清. 客心兼浪涌,时事与潮生. 路转青山出,沙空白鸟行. 几年沧海梦,吟罢独含情. 钱塘江 全宋诗-朱继芳 极浦无高树,苍茫只远空. 潮来江水黑,日出海门红. 两岸东西浙,千帆来去风. 中原山色外,残梦逐归鸿. 酒泉子(十之十) 潘阆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涛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望海潮(八月十五日钱塘观潮)赵鼎 双峰遥促,回波奔注,茫茫溅雨飞沙.霜凉剑戈,风生阵马,如闻万鼓齐挝.儿戏笑夫差.谩水犀强弩,一战鱼虾.依旧群龙,怒卷银汉下天涯. 雷驱电炽雄夸.似云垂鹏背,雪喷鲸牙.须臾变灭,天容水色,琼田万顷无瑕.俗眼但惊嗟.试望中仿佛,三岛烟霞.旧隐依然,几时归去泛灵槎. 明 张田一首 潮去潮来春复秋,钱塘江水通湖头. 愿郎也似江潮水,暮去朝来不断流. 登子胥庙因观钱塘江潮 明 方行 吴越中分两岸开,怒涛千古响奔雷. 子胥不作忠臣,勾践终非霸主材. 岁月消磨人自老,江山壮丽我重来. 鸱夷铁箭俱安在,目断洪波万里回. 月望后至海宁州登海塘观潮 清 阮元 钱塘江潮秋最巨,未抵盐官十之五.我来盐官塘上立,月初生霸日蹉午.江水忽凝不敢东,海口哆张反西吐.潮不推行直上飞,水不平流自僵竖.海若凭陵日再怒,地中回振千雷鼓.马衔高坐蛟鼍舞,拔箭倒发钱王弩.须臾直撼塘根去,摇动千人万人股.如卷黑云旋风雨,如骋阵马斗貔虎.如阴阳炭海底煮,如决瓠子不能御.三千水击徙沧溟,十二城堕倒天柱.气欲平吞于越天,势将一洗余杭土.吁嗟乎,地缺难得娲皇补,大功未毕悲神禹.此是东南不足处,岂为区区文与伍.沧海桑田隔一堤,鱼龙黧首相邻处.我皇功德及环瀛,亲筑长防俾安堵.全用金钱叠作塘,不使苍生沐咸卤.迩来龛赭涨横沙,却指尖山作门户.雁齿长桩十万行,鱼鳞巨石三层础.王充论前有古迹,枚乘发后无奇语.吁嗟乎,此塘此潮共千古,词人心乐帝心苦. 晚渡钱塘江 清 王荫槐 罗刹江声殷似雷,扁舟摇兀怒涛堆.身从大地孤鸥泛,潮挟群山万马来.南渡衣冠秋草寂,西陵鼓角夕阳哀.古怀牢落真无懒,呼取余杭酒一杯. 钱塘观潮 清 汤金钊 一声初转海门雷,万叠真如雪作堆.盛气已吞文种墓,余波犹上子陵台.底教金寇全师去,合借钱王射手来.欲写壮观愁笔弱,银山饱看只空回. 钱塘观潮 清 林以宁 气以三秋肃,江因九折名.海门环凤阙,半曜拱神京.舟楫三都会,鱼盐百货盈.凉飙随舵发,新月傍船行.共指潮生候,争看雾气横.篙师屏息待,渔子放舟迎.海外千山合,江边万谷鸣.蜃楼惊变幻,鲛室忽晶莹.鱼沫翻珠佩,腥涎喷水精.玉山高作垒,雪浪俨如城.似有冯夷鼓,长驱掉尾鲸.前茅从赤鲤,后队亦青旌.自可吞溟渤,何烦洗甲兵.蛟宫图广袤,蚁垤敢争衡.久欲寻天汉,频思访。

3. 钱塘江观潮反映钱塘江大潮的文章

其中2007年8月2日16时30分左右,杭州市江干区下沙七堡1号丁字坝附近水域发生一起30多人被潮水卷走的事件造成11人亡.钱塘潮历史观赏钱塘秋潮,早在汉、魏、六朝时就已蔚成风气,至唐、宋时,此风更盛.相传农历8月18日,是潮神的生日,故潮峰最高.南宋朝廷曾经规定,这一天在钱塘江上校阅水师,以后相沿成习,遂成为观潮节.北宋诗人潘阆有一首诗写道: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这首诗便是当年“弄潮”与“观潮”活动的真实写照.解惑钱塘潮为什么钱塘秋潮如此壮观而又如此准时呢?这是许多人很自然地想到的问题.对此,有一个传说是这样说的:春秋战国时期,在今江苏、安徽一事有一个吴国,吴王夫差打败了今浙江一带的越国.越王勾践表面上向吴国称臣,暗中却卧薪尝胆,准备复国.此事被吴国大臣伍子胥察觉,多次劝说吴王杀掉勾践.由于有奸臣在吴王面前屡进谗言,诋毁伍子胥.吴王奸忠不分,反而赐剑让伍子胥自刎,并将其尸首煮烂,装入皮囊,抛入钱塘江中.伍子胥后9年,越王勾践在大夫文种的策划下,果然灭掉了吴国.但越王也较信传言,迫使文种伏剑自刎.伍子胥与文种这两个敌国功臣,虽然分居钱塘江两岸,各保其主,但下场一样,同恨相连.他们的满郁恨,化作滔天巨浪,掀起了钱塘怒潮.当然,传说不过是传说而已.钱塘秋潮如此之盛的原因,主要是其独特的地理条件.钱塘江外杭州湾,外宽内窄,外深内浅,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喇叭状海湾.出海口江面宽达100公里,往西到澉浦,江面骤缩到20公里.到海宁盐官镇一带时,江面只有3公里宽.起潮时,宽深的湾口,一下子吞进大量海水,由于江面迅速收缩变窄变浅,夺路上涌的潮水来不及均匀上升,便都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到大夹山附近,又遇水下巨大拦门沙坝,潮水一拥而上,掀起高耸惊人的巨涛,形成陡立的水墙,酿成初起的潮峰.是不是所有喇叭状的海湾都能产生涌潮呢?回答是否定的.海宁大潮的形成,还有一些其他原因.浙江沿海一带,夏秋之交,东南风盛行,风向与潮波涌进方向大体一致,风助潮势,推波助澜;潮波的传播在深水中快,在浅水中慢,钱塘江由深变浅的特点极为突出,这种特殊条件,能使后浪很快赶上前浪,层层巨浪叠加,形成潮头.此外,潮涌与月亮、太阳的引力也有关.东汉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中说:"涛之起也,随月盛衰,小大满损不齐同."因为在农历每月初一和十五前后,太阳、月亮和地球排列在一条线上,太阳和月亮的引力合在一起吸引着地球表面的海水,所以每月初一和十五的潮汐就特别大,而农历八月十八前后,是一年中地球离太阳最近、引力最大的时候,此时出现的涌潮,自然也就最猛烈.有人问及,钱塘秋潮会不会产生变化?其实,说起来,钱塘秋潮一直处于变化之中.由于潮势最盛位置的变化,人们的观潮点也随之改动.宋时的观潮点在杭州以上析成直角的河段.明朝以后,海宁盐官镇左近始成观潮胜地.现代江海变化,最盛潮位曾西移头蓬,近年又有东移八堡之势.而最令人关注的,是1985年钱塘秋潮的衰微现象.1985年农历八日十八日,按例是观潮的吉日良辰,这天,十几游人前往盐官镇观潮.可是,潮水来时,只见一条很细很细的钱线,缓慢逼近,银线时隐时现,越近越连不成线到得近处,仅止片片浪花,涌潮高度只有50至60厘米,使观潮者们大为扫兴.有人担心钱塘秋潮就此消失了.事实上,钱塘秋潮江没有消失,但是,让人不无忧虑的是,近十年来,秋潮的确渐渐衰弱了.而1985年表现得尤为突出.据有关人士分析,主要原因是在澉浦以西已累计围垦海涂80万亩,使八堡以上的河道变窄,造成进潮量减少,河床抬高.再加上1985年的梅雨时节,钱塘江流量比历年平均数减少了1/3,对泥沙的冲刷力大大减弱.大量被海潮带上来的泥沙淤积在尖同一带江面,使这一带淤积增厚,迫使江道主线南移.这样,当海潮涌进钱塘江时,只提折向南面逆流而上.由于流路加长,潮的能量消耗过大,当海潮到达盐官镇时,已经是"精疲力竭",成了"强弩之末"了.据此,有关人士推知,因为整个杭州湾的喇叭口形状未变,所以钱塘江潮不会消失.但由于江道的逐年变窄,钱塘潮的交汇点将逐步东移.今后,观潮的最佳点,北岸在盐官镇以东的丁桥至十堡一带;南岸在杭州肖山县围垦十七工段.钱塘潮文学作品《观潮》 周密浙江②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③为盛.方其远出海门④,仅如银线⑤;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⑦,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⑧.注释: ①节选自《武林旧事》(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卷三,略有删改.周密(1232—1298),字公谨,宋代湖州(现在浙江湖州)人.②〔浙江〕就是钱塘江.③〔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从农历(八月)十六日到十八日.既望,农历十六日(十五日叫望).④〔方其远出海门〕当潮远远地从浙江入海口涌起的时候.方,当……时.其,指潮.出,发、起.海门,浙江入海口,那里两边的山对峙着.⑤〔仅如银线〕几乎像一条(横画的)银白。

1. 关于潮水的古诗句

关于潮水的古诗句 1.关于潮水的古诗

刘禹锡《浪淘沙》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如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上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处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梳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雾海,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去,落月摇情满江树。

春水》

唐杜甫

三月桃花浪,江流复旧痕。

朝来没沙尾,碧色动柴门。

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

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

《浔阳观水》

唐李群玉

朝宗汉水接阳台,唅呀填坑吼作雷。

莫见九江平稳去,还从三峡嶮巇来。

南经梦泽宽浮日,西出岷山劣泛杯。

直至沧溟涵贮尽,深沉不动浸昭回。

《大水》

唐薛逢

暴雨逐惊雷,从风忽骤来。

浪驱三岛至,江拆二仪开。

势恐圆枢折,声疑厚轴摧。

冥心问元化,天眼几时回。

2.关于“潮水”的诗句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春江花月夜》)春潮带雨晚来急,夜渡无人舟自横。(《滁州西涧》)三江潮水急,五湖风浪涌。

(《长干行》)渔家在江口,潮水入柴扉。(《夜到渔家》)金陵路、莺吟燕舞,算潮水知人最苦。

(《杏花天影》)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寄韩潮州愈》)可以参考这个网站/asp/index.asp诗词收录很丰富。

观炎气之相仍兮,窥烟液之所积;悲霜雪之俱下席,听潮水之相击。(《九章之九:悲回风》)醉吟挥弄清潮水,谁信従前戒律人。

潮水河分港,南风雨暗村。三更潮水掀柁楼,苍茫起坐拥黄紬。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洁野凝晨曜,装墀带夕晖。

集条分树玉,拂浪影泉玑。色洒妆台粉,花飘绮席衣。

入扇萦离匣,点素皎残机。(《咏雪》)。

3.关于“潮水”的诗句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春江花月夜》)

春潮带雨晚来急,夜渡无人舟自横。(《滁州西涧》)

三江潮水急,五湖风浪涌。(《长干行》)

渔家在江口,潮水入柴扉。(《夜到渔家》)

金陵路、莺吟燕舞,算潮水知人最苦。(《杏花天影》)

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寄韩潮州愈》)

可以参考这个网站/asp/index.asp

诗词收录很丰富。

观炎气之相仍兮,窥烟液之所积;

悲霜雪之俱下席,听潮水之相击。(《九章之九:悲回风》)

醉吟挥弄清潮水,谁信従前戒律人。

潮水河分港,南风雨暗村。

三更潮水掀柁楼,苍茫起坐拥黄紬。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洁野凝晨曜,装墀带夕晖。集条分树玉,拂浪影泉玑。

色洒妆台粉,花飘绮席衣。入扇萦离匣,点素皎残机。(《咏雪》)

4.描写潮水的诗句是

1,横江词·其四唐代:李白海神来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

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译文:好像是海神来过之后一样,又来了一阵恶风,巨浪拍击着天门山,打开了山门石壁。浙江八月的海潮能比得上这里的风浪吗,浪涛像连绵的山峰喷雪而来。

2,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唐代: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译文:九曲黄河从遥远的地方蜿蜒奔腾而来,一路裹挟着万里的黄沙。既然你从天边而来,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扶摇直上,汇集到银河中去,一同到牛郎和织女的家里做客吧。

3,寄韩潮州愈唐代:贾岛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隔岭篇章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

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

译文:我的心与你相随共同乘上木兰舟,一直到达遥远的天南潮水的尽头。隔着五岭你的诗章传到华山西麓,出了蓝关我的书信越过泷水急流。

险峰上驿路高悬被片片流云遮断,海涛汹涌浸蚀城根棵棵老树含秋。总有一天狂风将把瘴气扫除干净,到那时月色明朗开始高照浪西楼。

4,新林浦阻风寄友人唐代:李白潮水定可信,天风难与期。清晨西北转,薄暮东南吹。

以此难挂席,佳期益相思。海月破圆景,菰蒋生绿池。

昨日北湖梅,初开未满枝。今朝白门柳,夹道垂青丝。

岁物忽如此,我来定几时。纷纷江上雪,草草客中悲。

明发新林浦,空吟谢脁诗。译文:潮水涨落有一定周期,比较可信,而大风的起止却难以预料了。

清晨还是西北风,黄昏就成为东南风。所以很难依靠风向挂帆,佳期眼看要过去,所以特别想念你。

海月被风吹破明洁的圆影,茭白也已经生满了绿水塘池。昨日去北湖看看那里的梅花,刚刚开放还没有开满枝头。

今天早上来看东门的杨柳,满是夹道下垂的青丝。草木感知季节,我来的时候却难以确定。

思绪纷纷如江上的飘雪,客旅的我愁绪如岸边青草离离。明天一早就从新林浦出发,一路高吟谢脁描写新林浦的诗。

5,见京兆韦参军量移东阳二首唐代:李白潮水还归海,流人却到吴。相逢问愁苦,泪尽日南珠。

闻说金华渡,东连五百滩。全胜若耶好,莫道此行难。

猿啸千溪合,松风五月寒。他年一携手,摇艇入新安。

译文:潮来朝去,终归大海,你却被流放到东吴。我们此地相逢,彼此各有酸楚,相对泪涟涟,犹如断线的明珠。

听说金华渡口,东边有五百个河滩。那里的风光比若耶溪好多了,你就别叹息路途艰难。

两岸猿啸千里,五月山风依然寒冷。待来年,我们哥儿俩再携手摇船游览新安江。

5.描写潮水的古诗诗句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杂曲歌辞·浪淘沙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钱塘江潮罗隐 怒声汹汹势悠悠,罗刹江边地欲浮。

漫道往来存大信,也知反覆向平流。 任抛巨浸疑无底,猛过西陵只有头。

至竟朝昏谁主掌,好骑赪鲤问阳侯。 秋过钱塘江贯休 巨浸东隅极,山吞大野平。

因知吴相恨,不尽海涛声。 黑气腾蛟窟,秋云入战城。

游人千万里,过此白髭生。 钱塘江待潮 全宋诗-胡仲弓 潮至千艘动,涛喧万鼓鸣。

江翻晴雪卷,海涨石塘平。 帆影林端见,波光屋上明。

青山自吴越,相峙两含情。 钱塘观潮 全宋诗-刘黻 此是东南形胜地,子胥祠下步周遭。

不知几点英雄泪,翻作千年愤怒涛。 雷鼓远惊江怪蛰,雪车横驾海门高。

吴儿视命轻犹叶,争舞潮头意气豪。 忆钱塘江 全宋诗-李觏 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前山日半衔。

好是满江涵返照,水仙齐著淡红衫。 钱塘江潮 全宋诗-释文珦 初闻万马声,渐觉似长城。

远自三山起,高连两岸平。 凌风添怒势,映日作虚明。

若是吴胥魄,如何渡越兵。 钱塘江上 全宋诗-杨蟠 一气连江色,寥寥万古清。

客心兼浪涌,时事与潮生。 路转青山出,沙空白鸟行。

几年沧海梦,吟罢独含情。 钱塘江 全宋诗-朱继芳 极浦无高树,苍茫只远空。

潮来江水黑,日出海门红。 两岸东西浙,千帆来去风。

中原山色外,残梦逐归鸿。 酒泉子(十之十) 潘阆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

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涛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

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望海潮(八月十五日钱塘观潮)赵鼎 双峰遥促,回波奔注,茫茫溅雨飞沙。霜凉剑戈,风生阵马,如闻万鼓齐挝。

儿戏笑夫差。谩水犀强弩,一战鱼虾。

依旧群龙,怒卷银汉下天涯。 雷驱电炽雄夸。

似云垂鹏背,雪喷鲸牙。须臾变灭,天容水色,琼田万顷无瑕。

俗眼但惊嗟。试望中仿佛,三岛烟霞。

旧隐依然,几时归去泛灵槎。 明 张田一首 潮去潮来春复秋,钱塘江水通湖头。

愿郎也似江潮水,暮去朝来不断流。 登子胥庙因观钱塘江潮 明 方行 吴越中分两岸开,怒涛千古响奔雷。

子胥不作忠臣,勾践终非霸主材。 岁月消磨人自老,江山壮丽我重来。

鸱夷铁箭俱安在,目断洪波万里回。 月望后至海宁州登海塘观潮 清 阮元 钱塘江潮秋最巨,未抵盐官十之五。

我来盐官塘上立,月初生霸日蹉午。江水忽凝不敢东,海口哆张反西吐。

潮不推行直上飞,水不平流自僵竖。海若凭陵日再怒,地中回振千雷鼓。

马衔高坐蛟鼍舞,拔箭倒发钱王弩。须臾直撼塘根去,摇动千人万人股。

如卷黑云旋风雨,如骋阵马斗貔虎。如阴阳炭海底煮,如决瓠子不能御。

三千水击徙沧溟,十二城堕倒天柱。气欲平吞于越天,势将一洗余杭土。

吁嗟乎,地缺难得娲皇补,大功未毕悲神禹。此是东南不足处,岂为区区文与伍。

沧海桑田隔一堤,鱼龙黧首相邻处。我皇功德及环瀛,亲筑长防俾安堵。

全用金钱叠作塘,不使苍生沐咸卤。迩来龛赭涨横沙,却指尖山作门户。

雁齿长桩十万行,鱼鳞巨石三层础。王充论前有古迹,枚乘发后无奇语。

吁嗟乎,此塘此潮共千古,词人心乐帝心苦。 晚渡钱塘江 清 王荫槐 罗刹江声殷似雷,扁舟摇兀怒涛堆。

身从大地孤鸥泛,潮挟群山万马来。南渡衣冠秋草寂,西陵鼓角夕阳哀。

古怀牢落真无懒,呼取余杭酒一杯。 钱塘观潮 清 汤金钊 一声初转海门雷,万叠真如雪作堆。

盛气已吞文种墓,余波犹上子陵台。底教金寇全师去,合借钱王射手来。

欲写壮观愁笔弱,银山饱看只空回。 钱塘观潮 清 林以宁 气以三秋肃,江因九折名。

海门环凤阙,半曜拱神京。舟楫三都会,鱼盐百货盈。

凉飙随舵发,新月傍船行。共指潮生候,争看雾气横。

篙师屏息待,渔子放舟迎。海外千山合,江边万谷鸣。

蜃楼惊变幻,鲛室忽晶莹。鱼沫翻珠佩,腥涎喷水精。

玉山高作垒,雪浪俨如城。似有冯夷鼓,长驱掉尾鲸。

前茅从赤鲤,后队亦青旌。自可吞溟渤,何烦洗甲兵。

蛟宫图广袤,蚁垤敢争衡。久欲寻天汉,频思访玉清。

乘槎常不达,浮海竟无成。近睹三江险,方知六宇平。

奇观书短韵,尺幅海涛生。

6.古诗中关于潮水的名句

滁州西涧 韦应物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次北固山下 王湾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饮后夜醒 白居易

枕上酒容和睡醒,楼前海月伴潮生。

题大庚岭北驿 宋之问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淮中晚泊犊头 苏舜钦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夜潮 文天祥

雨恶风狞夜色浓,潮头如屋打孤蓬。

满江红 严羽

正钱塘江上,潮头如雪。

7.关于潮水的诗句是什么

飞升元不用丹砂,住在潮头来处渺天涯。(宋·苏轼《南歌子 八月十八日观潮》)

寓身此世一尘沙。笑看潮来潮去了生涯。(宋·苏轼《南歌子 八月十八日观潮》)

潮头初出海门山,千里平沙转面间。(宋·陈师道《十七日观潮》)

早潮才落晚潮来,一月周流六十回。不独光阴朝复暮,杭州老去被潮催。(唐·白居易《潮》)

轧轧橹声急,苍苍江日低。吾行有定止,潮汐自东西。(北宋 王安石《泊姚江》)

此山镇京口,迥出沧海湄。跻览何所见,茫注潮汐驰。(唐 吴筠《登北固山望海》)

本生潮汐池,落景照参差。(南北 谢朓《同咏坐上所见一物 席》)

借钱塘潮汐,为君洗尽,岳将军泪!(南宋 陈德武《水龙吟》)

旷哉潮汐池,大矣乾坤力。浩浩去无际,沄沄深不测。崩腾翕众流,泱漭环中国。鳞介错殊品,氛霞饶诡色。天波混莫分,岛树遥难识。汉主探灵怪,秦王恣游陟。(唐 宋务光《海上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唐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三江潮水急,五湖风浪涌。(崔颢《长干行》)

渔家在江口,潮水入柴扉。(张籍《夜到渔家》)

金陵路、莺吟燕舞,算潮水知人最苦。(姜夔《杏花天影》)

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贾岛《寄韩潮州愈》)

人间孤愤最难平,消得几回潮落又潮生。(近代·王国维《虞美人》)

8.关于 潮 的诗句

1、白居易:早潮才落晚潮来,一月周流六十回。不独光阴朝复暮,杭州老去被潮催。

2、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关于潮的诗句。照日秋空迥,浮天渤解宽。惊涛来似雪,一座凌生寒。——孟浩然

3、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刘禹锡

4、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范仲淹

5、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潋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6、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关于潮的诗句。——杨万里

7、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8、弄潮儿向潮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宋潘阆

9、弄涛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

10、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

11、早寒时,暮寒时,江上春潮平岸时,谢庭书到时。

12、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3、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来。——王在晋

14、天地黯惨忽异色,波涛万顷堆琉璃。——杜甫

15、浙江悠悠海西绿,惊涛日夜两翻覆。钱塘郭里看潮人,()直至白头看不足。——徐凝

16、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17、海神东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江八月何如此,涛如连山喷雪来。——李白

18、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李廓

19、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

20、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红旗青盖互明末,黑沙白浪相吞屠。人生会合古难必,此情此景那两得。愿君闻此添蜡烛,门外白袍如立鹄。——苏轼